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6.1亿年前「笼脊球」胚胎化石...揭晓答案了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直是人们所好奇的问题。(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实习记者谢汶颖综合报导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直是人类想解开的谜题,甚至民众有时也会拿这个问题来打趣,现在科学家给了答案。一个针对大陆贵州出土的「笼脊球胚胎化石研究显示,鸡蛋早在6.1亿年前就已经存在,所以是:先有蛋。

据《中国电视环球网》(CGTN)报导,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NIGPAS)28日发布,由该所研究员殷宗军、研究员朱茂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瑞士光源的同行共同合作的研究,研究团队在贵州瓮安生物群中,一个距今6.1亿年的特异埋藏化石库中,找到了一类名叫「笼脊球」的化石,给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参与研究的殷宗军表示,笼脊球整体球形直径在0.5mm到0.8mm之间,里面保存了许多的多细胞结构,研究人员透过最先进的超高解析度同步辐射三维无损成像技术,这情况就像医生患者电脑断层摄影扫描一样,重新建构了数百个笼脊球标本立体结构。

▲ 一类名叫「笼脊球」的化石,为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图为笼脊球化石的生活周期。(图/取自Current Biology官网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笼脊球化石,在充满营养物质厚壁囊包中发育,这种发育过程有点类似动物单细胞近亲,但是又更为复杂,可以显示出一种规律的细胞迁移、重组等动物胚胎特有的发育机制

殷宗军说,如果我们将动物比喻成一只鸡的话,那么复杂的「笼脊球」胚胎发育过程就是孵化出小鸡的「蛋」,它连接单细胞动物和多细胞动物的桥梁,解释胚胎如何经过演化,变成复杂的动物。

他指出,笼脊球化石的发现就表明,孵化出这只小鸡的蛋,早在6.1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换言之,笼脊球化石记录了动物从「单细胞祖先」到「多细胞祖先」演化的关键一步,这一步为真正有细胞和组织分化生物学理论奠定新的基础

该相关研究成果27日在细胞期刊(Cell)的子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官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