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为父母别在家里做试验!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并达标
近日,浙江教育厅答“父母持证上岗”建议受到广泛关注。浙江正结合数字家长学校,推进家长学习积分。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自2020年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平台开通以来,已向全省参与数字家长学校学习的家长发放学习电子证书22万份。计划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在浙江数字家长学校试行家长学习积分制,待时机成熟时在全省推行。
一时间,针对“父母积分持证上岗有必要吗”的争论被网友们推上热搜,有支持,有反对,有质疑,也有“形式主义,长不了”的断言。
同时,一些教育大v、专家也纷纷热议,表达自己对“父母积分持证上岗”的态度。超级育儿师兰海指出:
教育不是经验主义,而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需要学习。生第一个宝宝时,你是第一次当爸爸妈妈;生第二个宝宝时,你是第一次当两个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父母科学地引导和教育前瞻性都尤为重要。“积分制”是形式,“父母保持对家庭教育的学习”则是内容。保障了内容,形式是什么并不重要。
就目前的国内情况,建立一个完备的亲职教育体系比“持证上岗”更实在。因为亲职教育是一套长期的教育,家长学什么,怎么学,谁来教,指导师要具备什么样的资格,如何评估学习结果,如何改进等等,都需要一系列的社会配套来支持和完善。
复旦大学家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奕斐表示,无论对个体、家庭还是社会健康来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家庭教育又具有多样性,个体差异非常大,不应一招“打”天下,以避免家庭教育向科学教条主义发展。同时,她也呼吁更好更通俗且符合逻辑的影视剧作品和综艺节目的出现,不仅仅是呈现现象增加焦虑,也要提供解决方案。
沈奕斐:家庭教育差异大,不应一招“打”天下(来源:本站教育综合)
对于“家长学习积分持证上岗”的举措,小编非常支持。它的确不是让家长攒够积分、拿张证就过关了的简单事。
此举能帮助家长认识4个现实问题:(1)让家长认识到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甚至可以上升到立法层面。(2)随着儿童身心成长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须终身学习,是不断更新的一套知识系统。(3)当遇到养育难题时,有地方有人可以提供科学、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甚至可以对你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帮助你成为更好的父母。(4)学习成长型父母,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之所以也有不少人觉得难落地、过于形式、没有考虑城乡差异等等,也恰恰说明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孩子的成长是多样性的,是不可逆的,这套知识系统一定是复杂、精密且容错率偏低的,需要家长认真、科学地对待,并坚持终身学习。
所以,这一步早就应该迈出,只不过浙江教育厅率先踏出这一步,由此受到各方质疑,引发争议是必然的。这对国家、地方政府和专业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持续在政策和方法上发力,提供完善、优质、配套的落地方案,让“育儿友好型社会”成为现实,让我们对生育和养育下一代感到有成就感,并充满信心。
在试图成为父母前,人们应确保自己懂得怎么做父母
其实,在第一眼看到“父母持证上岗”的新闻时,一部名为《超脱》(又名《人间师格》)的电影瞬间涌入脑海。影片在开始和结尾是男主艾德里安·布洛迪扮演的亨利老师表述的:“在试图成为父母之前,人们应该先确定自己达到了那个标准。别在家里做实验。”
《超脱》是一个讲述“失败”故事的影片。失败的学生、无力的老师、平庸的父母,这或许才是教育的普遍事实。但更深一步想,这是一部由家庭教育残缺而造成的集体教育失败的悲剧。
课堂上,亨利讲述了现在的青年正在面临一种来自外部世界的“营销大屠杀”,他们被灌输着“苗条”“出名”“时尚”等使人狂热的价值观念,各种无营养的信息全天候地轰炸着所有人。显然,学生没有被培养出一种能与之抵抗的“自我意识”。家长在“养育孩子”上疲惫不堪甚至束手无策,应对生活已经让他们自顾不暇。老师在“改变学生”上始终保持克制,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这或许源于我们所有人对当下教育产生了某种质疑。
影片中,受肥胖困扰的梅丽迪斯有着自己的摄影和绘画梦想,但她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只有指责与羞辱。他对女儿的期望仅仅是“整理一下你的头发,减减肥,也许你还能找到个不错的男朋友。”
家庭教育,是帮助我们形成自我人格与自我意识的重要场域。但遗憾的是,影片中的这些“问题学生”的家长大多没有这种自觉。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或许他们知道,但他们仅仅是习惯于那样表达。诸多“问题”也就如同基因一般由父母遗传给了孩子。
完整意义上的教育,需要学生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共同参与,而家庭教育的残缺会让老师和学生都成为教育的受害者。
电影是虚构的,但它讲述的故事更像一个寓言。缺少家庭教育的孩子是难以被救赎的,哪怕遇到良师。从这个角度看,浙江省教育厅的做法是有先觉意识的。
两会提案:通过家庭教育立法,让更多父母“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的说法早在2017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就建议制定《家长教育法》,政府出经费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以及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等。曹德旺认为,对孩子来说,合格的家长比合格的老师更重要,应立法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家长提前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并达标,要变得如同婚前检查一样自然。”他在提案中表示。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提出建议,通过家庭教育立法,让更多父母“持证上岗”。朱永新指出,“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这类口口相传的民谚,误导了中国的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立法可以对家庭教育行为进行规范,通过法律倡导、约束,让父母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朱永新认为,要家庭教育立法,让更多父母“持证上岗”,就要注重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
的确,好家长不是天生的,正如段子所说“养猪养羊都要学,何况养人。”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丁延庆教授,近期重庆大学的张小强教授,不都遇到了家庭教育的同款烦恼吗?!自己虽然是高学历、还带研究生,但对子女的教育却感到力不从心。可见,当下的养育、教育理念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已从简单粗放式的吃饱穿暖保证安全,过度到亲子沟通、情绪管理、价值观塑造等等。如果家长缺少系统的学习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身心变化,家长就会碰到各种难题,时时处于灭火似的焦虑和被动中。如果家长可以从政府提供的正规渠道,一站式获取科学、有用的养育知识,这也正好切中了家庭教育的痛点。
对于浙江此举的价值,以及如何更好落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单志艳指出:
浙江从浙江市上城区的地方经验推广到全省,给全国家庭教育实践开了个好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浙江的很多做法值得学习,比如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平台建设和资源供给。有了这些基础,以家长学校建设为重点,不断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才能做的实在取得实效。特别是重视0-3岁儿童养育指导,是抓到点子上了。孩子越小,家长的养育、教育越重要,家长的素养也越重要。
单志艳:浙江做法如何更好落地(来源:本站教育综合)
家长持证上岗的落地,肯定会有困难,各级地方政府首先要把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这件事纳入年度工作规划,纳入督导评估日程,作为本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做好。其次,持续加强家庭教育研究。家庭教育的学术研究跟上了,才能为家庭教育的科普提供专业支持。家长学校建设和家校社协同育人都需要研究来支持。第三,家庭教育指导专业队伍的建设。线上线下有很多课程,这就需要大批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老师来录制。同时,线下也需要针对性的指导服务,特别是有问题的家庭。目前我们家庭教育团队的专业人员数量和质量还无法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浙江省内目前面临的这些困难,也是国家将来在推进家长学习、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面临的现实困难。
总之,“家长学习积分持证上岗”不是要给家长增加负担或设立门槛,而是要帮助家长更好地在家庭生育、养育中感受到有帮手、有方法、有能力、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当然,这对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教育和生育扶持政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来说,浙江此举应予以肯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