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当美国人一定爽?来看看台湾妈妈怎么说!
▲没有一点财力,小孩当美国人,甚至到美国生活、求学,都不见得外界想得这么好!(图/翻摄自蔡诗芸脸书)
2015年台湾最大的新闻之一,就是一个台湾妈妈想来美国生美国人,结果小baby 不听话,提早在华航机上诞生,国际法上一般规定,飞航器视为国土延伸,小baby 仍是中华民国国籍的机会很高。我看此新闻时,感慨可能与大家不大一样。让孩子成为美国人,一定在立足点上领先,有争议;但父母为孩子做最好的打算,没有争议。全世界各地都有这种对美国抱着憧憬,想尽办法突破移民法令限制来美的合法或非法移民。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台湾、南韩,都有父母来美国坐月子中心生小孩。中美洲的父母,则让孩子冒着生命危险,自己走过美国边界。大家路径不同,结论一样:小孩当美国人,受美国教育,将来机会比较多,发展比较好。
孩子长大过程很多变数,我不敢打包票,但我对这些父母们最大的疑问,是他们做此重大决定之前,有没有做足功课。
首先,很多人直觉觉得,美国受教育又便宜又好。关键字是「便宜」跟「好」。我觉得这个想法完全错误,在美国受好教育,「便宜」很难,「好」则不一定。
拿纽约做例子:我的朋友杨小姐,十多年前移民美国,住在纽约市曼哈顿。由于美国义务教育从5岁开始,所以女儿5岁前要去上托儿所,每个月1500到3500美金,也就是4万5千到10万5千台币。为何有价位的分别?一来明星托儿所收费当然就比平民托儿所高,另一个关键是时间。一千五百美金,通常表示孩子只能上到下午2点半,3500美金孩子上到6点。所以双亲都要上班时,就要上3500的那个。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会选择一人在家带孩子,因为出来上班可能还赚不到孩子的托儿所费用。
到孩子5岁上了小学,公立学校学费全免,但美国公校教育品质参差不齐,差距极大,有些坏的公校毕业率一半都不到,所以一定要选好的公立学校去上。
好的公立学校一般以住家地址决定,所以孩子还不到4岁就要去买房子住在好学区里。好学区的房价当然就高很多,在曼哈顿两房一厅动辄近2百万美金(6千万台币),每月租金则在4千5百美金(13万5千台币)上下。但美国公校因为差的实在太多,大家都想尽办法要去挤明星学校,结果造成很多明星小学自行招生,也就是你住在学校隔壁也不一定进得去,一样要去抽签。在纪录片「等待超人」里,有一段就在描述父母孩子一起去参加抽签,抽到的,欣喜若狂,没抽到的,如丧考妣,一家人抱头痛哭。我一点不觉得他们反应过度,在美国待久了就知道,在资本主义的美国,没有上好学校,未来孩子脱贫的机会很小,误入歧途的机会很大,孩子的将来很黑暗。
如何判断是不是好学校呢?就是看学生考试成绩在全美的排行如何。是的,美国学校也考。杨小姐的女儿4岁开始就要考智力测验,杨小姐说她当时没经验,于是只是用政府出的范本帮孩子自行补习,结果考了95分,意思是打败了95%应考人。此时她才发现,要申请到前五名的学校得要考到99分,所以就去念了另一个普通公校。但才一年半,杨小姐就发现学校教得太慢,孩子的学习兴趣己经减低,于是想办法转学。这次杨小姐花了1千美金(3万台币),让孩子去补考前冲刺班,这次考到了99分,顺利进了杨小姐心目中理想的学校。
不要以为钱只花到这里,就可以松一口气。美国公立学校普遍经费紧绷,所以常常要家长捐款。杨小姐告诉我,学校甚至连粉笔都要家长捐。联络簿、纸笔都要自己准备不说,有时老师想新加个教材,要3.5美金(105元台币),也要捐。课后要学习才艺,每个孩子通常会有两到三样,每个星期要上两到三小时,不管学什么,基本上1分钟1美元,以每周三小时计,每个月要花720美金(2万1600元台币)。
杨小姐在接受我访问时,正在伤脑筋,因为孩子隔年要上国中,要换学校,又要考了。她为了孩子考试,也不敢出远门旅行。说孩子现在只是符合学校的进度,但如果要进好学校,必须要超前进度两年才有可能。
访问中,杨小姐多次提及,美国的学校教得太慢,比亚洲学校的进度慢太多。但她也强调,美国的学校比较重视均衡发展,不像亚洲学校只重课业表现。(我听过很多亚洲父母有一种吊诡情结,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到美国受教育,嫌亚洲学校只重课业,看上美国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来了以后,又去跟美国老师抱怨课业教得太慢。)
父母的压力也不是只在考试的时候,美国学校非常要求父母参与,平常要注意功课,家长会不能缺席,学校的慈善活动要参加不说,很多移民父母抱怨最多的,是还要想办法跟其他家长社交。要知道,跟其他家长的关系,对孩子在学校交朋友至为关键。孩子生日party 找哪个同学来,可是大学问呢。也就是说,不只孩子要学习美国文化,家长也得学习美国文化。
杨小姐夫妻在纽约算中产阶级,但即使是富有阶层,在纽约要进好学校也很头痛,不要以为有钱就可以解决。美国私立小学学费动辄一个学期两三万美金,很多比念常春藤大学还要贵。付得起,还不一定进得去呢,从幼稚园起就要到处拜托找关系,因为进了明星幼稚园,两年后才有进明星小学的履历表,一路才能上明星中学,血统一定要纯正。除此之外,小朋友还要学外语、学才艺,才有竞争入学的本钱,因为很多明星学校从幼稚园起就要考入学考了。我有位牙医朋友在纽约已小有名气,但因孩子在纽约挤不进理想的私立小学,只好举家连诊所一起搬到旧金山。
在乡下地方,孩子进好学区的压力没那么大,也不会像城市那么贵,问题是这些学校在当地排名也许不错,但在全美排名却不怎么样,教学品质有没有亚洲好是很大的疑问。另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工作通常都在都市里,孩子念书,但父母要不要工作?美国现在对外来移民越来越仇视,外国人没有合法身分在美国找工作非常辛苦,我都为那些有点小积蓄就为孩子移民来美的中年父母捏了一把冷汗。因为小积蓄在美国叫作微积蓄,光健保现在一个月就要一个人六百美金左右,小积蓄很快就烧光了,美国是非常严酷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钱,在这个社会里,很容易就会掉到社会的底层,真的对孩子的未来比较好吗?
我的先生Roberto 来自一个非常穷困的背景,他说小时候同学问他暑假去哪个夏令营,他每次都要撒谎,因为去一个夏令营是妈妈两个月的薪水,根本去不起。但当所有同学都在说,泛舟多好玩、露营蚊子真够多时,他常觉得很自卑。
所以又有那种专门来美生小孩的父母,生了,拿到孩子的美国护照就走,在美国待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月,孩子还是一样在母国长大,父母在身边,一直到上高中,才再回到美国来。我们叫这样的孩子作「小留学生」。小留学生比在亚洲土生土长的孩子有竞争力吗?我也很怀疑。基本上,这些孩子在来美之前,除了多了本护照,一样是台湾╲中国╲韩国人,十多岁就要进入完全不同的环境接受文化冲击。
美国高中是个很高压的社会,孩子英文说得差一点,好的状况是被排挤,于是只跟亚洲人混在一起,坏的状况则是被霸凌。青少年时期又是最反叛的时候,父母在身边盯得紧紧的,都不一定管得好,更何况小小年纪就要自己照顾自己。我访问过一些小留学生,很多都反映在美国的前几年,常常觉得很孤单,不知爸妈为何把他一人丢在美国。我自己在二十五岁时来美,已经有八年的英语教育,头七、八年还都很郁卒,很难想像这些孩子要如何一人应付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
我个人觉得,到美国来上大学,年纪比较刚好,但要上美国大学,实在不用搞得那么复杂。现在一大票中国留学生,不都在美国上大学上得好好的?没错,有本美国护照上美国公立大学的确是便宜一些,但现在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也在往上调,孩子的美国护照能省多少学费?算盘可得打精一点。至于要进哈佛这些知名常春藤盟校,这可不是一本美国护照就能搞定的事,大把美国人花大钱一样进不去。
▼老话一句:能力好才是重点!(图/翻摄自优酷)
拿美国护照最大的差异,我反而认为是在念完书,要在美国找工作的时候,那时美国人的身分的确比外来移民要有优势得多。只是现在是全球化的环境,很多大公司也到其他国家征才,也就是说好工作不一定只在美国国内,以全球的战略角度来看,美国人的身分不会让你有更多优势,能力强才是重点。
我不是全盘否定美国的教育制度,美国的好学校重视领导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孩子的确有特殊的气质。一般来讲,自信心超强。大部分美国人不管能力如何,自信心都一百分,这造成美国人过度自信,好处当然就是很乐观、有冲劲,但有时候也做出很恐怖的事,比如伊拉克战争。
我要强调的是真的要生养一个「好」美国人,成本绝对不低,绝对不是花个三、五万美金来美国坐月子中心6个月可以搞定的。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其他太多要付出。就算是一切如愿,真的生了个美国人,孩子也真的受了美国教育,长大以后,成了一个道地的美国人,我很想问这对父母,你们真的知道什么是「美国人」吗?当你生了一个美国人,让孩子在美国受教育长大,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跟你这个台湾人/中国人完全不同。你在亚洲长大的经验,将完全派不上用场;孩子在美国长大的经验,是你完全无法想像的。美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跟在亚洲的亲子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知道你跟你的孩子,不但有代沟,还将有文化差异的问题吗?
所以亚洲妈妈们,想来美国生孩子,我希望妳钱要带够,功课要做足,还要有心理准备,妳的孩子可能完全不像妳。如果这是妳要的,“Welcome to USA!”
●作者范琪斐,东吴大学法律系学士,纽约大学传播所硕士,前TVBS驻美特派记者,现为三立新闻驻美特派记者。长住美国,先生Roberto是美国人,在医院担任急诊室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