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看过来】孩子常忘东忘西怎么办?
▲透过沟通让孩子学习而非透过处罚,才能印象深刻。(示意图/翻摄自康健杂志)
家中孩子每日的例行作业总是一忘再忘吗?不论是爸爸妈妈们耳提面命的交代事项抑或是时常丢失日常生活用具,从餐具、水壶、铅笔盒、小文具及外套等等,都不知道买了多少轮,联络簿总是会漏抄老师交代的事项,家长们每天都在经历相同的回圈,一讲再讲却不见改善究竟该如何是好?接续治疗师提供3项家长们常见的疑惑并提供解决策略。
解决策略:反复责骂或嘲笑性字眼并不能有效激发孩子想导正的念头,孩子反而容易产生恐惧忧虑,在慌张情境下更加容易遗忘,甚至有时过度责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因为孩子在意的是「我忘记的话会被爸爸妈妈们大骂一顿而非需要记得那些相关事项」。
会建议爸爸妈妈们先尝试建立有趣连结之后再行沟通,并找出遗忘的肇因,常见家长们的NG说法:又忘了!到底要提醒多少次,这样你明天去学校一定会被老师处罚。我们可先打趣地向孩子说:弟弟/妹妹,你的联络簿流浪去了,沟通加深这类印象、再帮助孩子厘清前因后果,是因为急着下课出来,还是下课时就想和其他同学们一起玩耍就忽略要先收拾东西,重心应摆在找出哪个环节出问题。
2.首重从「后果」来让孩子学习而非透过处罚,才能印象深刻
解决策略:遗失当下痛苦经验的记忆,即使经历长久的时间常常不见衰减,所以会建议爸爸妈妈们若孩子遗失的物品非立即性必需品,爸爸妈妈们别急着马上买第二个,避免让孩子感受总会有人帮我收拾善后,我们才能从中养成孩子东西放在固定地方及收拾归位的好习惯。
3.同样事情常常忘记,如何帮助加深印象以及沟通
解决策略:建立日常小提醒,包含利用手表定时功能、便利贴及小记事本都是唾手可得的好工具,爸爸妈妈们所给予孩子的指令及叮咛尽量简单清楚,至于一整天何时沟通效果最好呢?一早起床的时机点其实是大雷区,不要认为一早起床精神应最好,因为这是孩子们及家长们一天最忙碌的时段,有许多一日的代办事项均盘旋于脑海,有时又加上赶时间,情绪于此时最为烦躁,建议爸爸妈妈们把一天下来的遗漏的相关事件或叮咛挪移到睡前1小时进行沟通来做讨论及商量为最佳。
热门文章》►别用手机养小孩!四招让孩子远离「数位海洛因」►第三者有良心只是「假慈悲」►我的小孩是同志 父母该怎么办?►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