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文忠/红莓凋落,只剩余音
文/叶文忠
小红莓(The Cranberries)主唱Dolores O’Riordan殒落,震撼乐坛,威力不小于联合公园主唱Chester去年的骤逝,每位巨星的离去,都会牵动西洋老饕一段夹杂苦涩又有暖意的回味过程。
「嗓音」是一个乐团最重要的符号,Dolores的唱腔不但开启90年代小红莓天团地位,也是摇滚乐坛的新风格,高音未尽,假音先行,特有的黏着度,把排行榜黏得死死的,那是个音乐最辉煌的年代,全球搭出了小红莓的时代牌坊,那个年代的乐坛造神,神格中不会只有情爱,小红莓一点也不小,《Zombie》痛斥着战争,《Ode To My Family》控诉乱伦的暗黑家庭,今日新人新团,能有几人能透视社会?
王菲学着Dolores唱腔唱出了《梦中人》,成为华语天后,模仿、复刻是当年港、台华语乐坛发展的套模,其实你知道那是个「补习班」,华人效法洋风,就像台语歌尾随东洋演歌,草蜢《半点心》当年红遍台湾,歌曲是翻唱法国红歌手Patricia Kaas《Venus Des Abribus》,若早听过原曲,再听草蜢,就真的只剩半点心。
少了主唱,灵魂消失,乐团其实已经死亡,Queen主唱Freddy Mecurry 1991年走后,Queen就不再是Queen,皇后合唱团已经死亡;Bee Gees三兄弟走了两个,因为大哥的假音还在,仍一息尚存。
过了90年代,网路掠世,爆发的数位音乐登场,音乐创造力中的最重要的「曲」已被数位"格式化"了,再也听不见那如同Meat Loaf《I'd Do Anything For Love 》一首歌酝酿十多年的发酵过程,每一个能在世界造成涌动的乐团,总会带个警钟提醒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