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补助制度化 产业才有后盾
我们常说爱要及时,对于扶助电动机车产业发展,「政府补助」同样要及时,才能给产业发展的必要薪火。近年来台湾电动机车的推广成效,深受「政府补助」影响,2019年电动机车销售销售冲上16.85万辆高峰,但去年销量却一口气跌破10万辆,关键就在于政府补助金额缩水。
尽管政府数度重申支援电动机车产业发展的态度不变,但补助的动作却是声声慢,新年度都已过了一个月,中央政府才陆续对今年机车汰旧换新、电动机车补助政策拍板。地方政府更仅有嘉义市、屏东县、花莲县、台东县等四个财政相对吃紧的县市先行确定,拥有直辖市资源高度的六都不见表态,直到2月4日台北市才第一个公布,让业者感受不到政府襄助电动机车产业发展的决心。
补助除了金额高低、补助办法公布时间早晚,补助政策的稳定性更是左右电动机车产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台湾政府补助「年年变」,让电动机车产业无所适从,每到年底业者都在抱怨:「明年度产销计划都不知道该怎么编!」
不仅业者痛苦,消费者也不开心,「何时买电动机车才最划算,只有问天!」担心现在买了,万一明年补助更多岂不亏大。
电动机车业者认为,既然政府远程目标是绿能家园与电动载具,就应该让补助制度系统化、稳定化,进而将补助逐步演变成对全民有利的中长期政策,而非年年像乐透开奖一样,民众莫衷一是,企业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