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美.馔-精雕细琢再进化 米其林一星餐厅T+T冬季套餐开箱

2022年冬季版的〈蟹肉/辣椒/蛋黄〉,球状法式软面包内包的蟹肉量增加了40%。图/姚舜

〈番茄/辣椒/河粉〉的河粉是柴鱼高汤作的「晶冻式粉条」,透明碗底有澎湖的淡菜及龟山岛的胭脂虾肉。图/姚舜

招牌菜〈松露/鸭肝/车轮饼〉,用松露鸭肝作的内馅口感愈见细滑。图/姚舜

T+T

〈生蚝/面线/香菜〉创作灵感源于台湾庶民小吃〈蚵仔面线〉,这道菜从〈T+T〉开业迄今都被用来当「隐藏版菜式」,免费送给客人享用。图/姚舜

兼容「港式避风塘」与「星洲黑胡椒」二种风味的〈龙虾/蒜/黑胡椒〉,煎烤龙虾肉外层是蒜酥,提味酱汁是用蚝油和龙虾壳熬煮而成。图/姚舜

〈干贝/过猫/老鸡〉的炭烤大干贝除橄榄油晶球外,还刷了一层鸡油提味。图/姚舜

套餐主菜〈和牛/羽之甘蓝/青胡椒〉的和牛菲力,改用备长炭直火炭烤。图/姚舜

主厨Johnny蔡元善料理重视很多细节,所以〈T+T〉的厨房如今已17人,但还是很「操」。图/姚舜

台北米其林一星餐厅〈T+T〉推出冬季菜单,主厨Johnny蔡元善将这两年在《米其林指南》摘星后受到客人喜欢的人气菜式汇聚成套,堪称「米其林精选套餐」。这套菜看似「老套」,实则道道都经过修改、微调、优化,食家饕客细嚼慢咽,吃得出风味与口感的差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体现了「修,即是炼」的意涵,因为,成熟的厨功厨艺是靠厨师长期修炼而来,绝非一蹴可几。

〈T+T〉冬季菜单上有些菜式过去都曾出过,且蔡元善微调、修改的都是「小地方」。凭心而论,若不是仔细探究,单凭外貌或色相,不易觉察其中变化。但,蔡元善其实花了不少功夫去微调,有些是改变食材,有些是增加特定食材份量;有些则是改变烹调料理方式,有些工序是「加」、有些则是「减」,为的都是一个目的:让食物风味与口感更好。

以小见大、见微知着,蔡元善没有强迫症,他持续反复修改、调整相同菜式,实则反应了他追求完美的精神。每次调整,都是一种进化、优化的过程,而且,吃得出来。

蔡元善说,这两年,也就是在得到米其林星级肯定后,〈T+T〉有些「改变」。第一个改变是,菜肴烹调料理方式较过去复杂,工序也较过去多。第二个改变是,〈T+T〉开始营业的几年,内场厨房含蔡元善就只有五、六人,如今厨房则增至了17人,内场厨艺团队成员是以前3倍。蔡元善说,「若不是这么多伙伴,事情做不完」。由此可见,求好心切必须付出的代价。

〈T+T〉冬季套餐第一道菜〈蟹肉/辣椒/蛋黄〉,传递的是新加坡〈星洲辣椒蟹〉的风味,法式软面包做成球形,面包球内馅是蟹肉,外层现刨咸蛋黄丝。「这不是上一季的菜吗?」,我直接提出我的疑问。蔡元善回我:「蟹肉增加了40%」,他希望客人吃这道菜时,「每一口都能吃到蟹肉」。我的品尝心得则是,蟹肉增多后,星洲辣蟹的风味也更加立体且明显了。

〈番茄/辣椒/河粉〉的河粉是柴鱼高汤作的「晶冻式粉条」,透明碗底有澎湖的淡菜及龟山岛的胭脂虾肉。提味酱汁是用番茄、香茅发酵汁制作,酸甘甜咸味交织,辛香与辣味非常明显,较过去更完整且忠实的传递南洋风味的特色。「我找了且试了很多不同的柠檬」、「最后终于找到了这种『绉皮柠檬』」。绉皮柠檬又称为「泰国柠檬」或「泰国柑」,料理泰国菜多数都会用到此种特有种柠檬调味,泰国菜少了它,味道就不对。〈T+T〉的〈番茄/辣椒/河粉〉比以前更好吃,这就是关键。

〈T+T〉每季菜单中,有些菜式会以「一菜二吃」方式呈现。本季菜单中的〈干贝/过猫/老鸡〉就是「二吃」菜式,第一吃是碗底用玉米鸡油融入奶油制作的浓酱,再叠上翠绿的过猫、炭烤大干贝和橄榄油球。第二吃是汤,以法式手法熬制的澄清鸡汤,汤色虽清浅、味道却极鲜浓且会「黏嘴」,完全不输高档粤菜餐厅的鸡汤。蔡元善表示,此汤的美味密码是熬煮时除了鸡骨、鸡爪和洋葱、西芹和胡萝卜外,并用了金华火腿。而且,必须「文火慢煮」、急不得。

兼容「港式避风塘」与「星洲黑胡椒」二种风味的主菜之一〈龙虾/蒜/黑胡椒〉,煎烤龙虾肉外层是蒜酥,提味酱汁是用蚝油和龙虾壳熬煮而成。原本这菜主食材是又称「水姑娘」的澳洲龙虾,但为提供更好的体验,蔡元善说,要改成锦绣龙虾了。

接在主菜后的〈米/叉烧/蛋〉等同「西餐版黯然销魂饭」,叉烧是用伊比利猪上盖烤制,过去为叉烧赋味酱汁只用玫瑰露、蜂蜜和芥花油调制的酱汁,如今酱汁中多了老油和猪油,风味再上层楼。

所谓「精致」与「讲究」,其实就是在枝枝节节上雕琢打磨,从默默无闻到得到米其林一星、米其林年轻主厨大奖,蔡元善带着〈T+T〉团队,说的就是精益求精的故事。

T+T

地址:台北市松山区

敦化北路165

巷11号

电话:02-2719-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