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体资策会才活得下去?台湾资讯业还是洗洗睡好了!

文/张中

最近从横跨食品、媒体、资讯高志董事长、在资策会担任要职5年、夫妇同样在资策会任高官,却只能呛声资策会酬庸不如解散的王可言、还有那个做电商然后客户个资俨然是诈骗集团小资料库的詹宏志董事长都认为似乎只有解散资策会,才能挽救台湾资讯业

因为这股风潮越演越烈,实在看不下去,同样身在法人工作的我,忍不住要出来讲一下话。工研院跟资策会向来相处称不上好到哪里去,不过我觉得要批评资策会可以,拜托拿出证据与数据,不要拿一些空话例如资策会害台湾资讯业空白20年等等。这些人靠夭资策会,很重要的一点在法人机构具有相当的官方色彩。因此可以承揽一些政府的业务。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所谓大老的说法有没有道理?资策会做为法人在我国有几个重要的功能

►作为经济部幕僚►执行政府交派的任务►尝试性开发风险高或政策需要的技术

这里面,哪一个民间机构可以做?由于政府人员编制受限但在民众万能小政府的期望下业务量又其多无比,因此经济部许多人员往往要靠资策会外派来协助。根据刘静怡教授的说法,某位社运崛起的资讯人才也是资策会的派任人员。资策会受到政府管制,因此派驻在资策会的人员在执行政府工作例如科专补助的时候,厂商不需要担心可能执行的人跟自己会有利益冲突。请问如果是其他民间资讯厂商来做如何克服利益冲突的问题?

资策会有没有开发台湾没人要做,但是配合政府政策先行开发的技术?有啊,台湾早期3G技术人才好些就是资策会培养出来的。而这种研发型的技术是这次出来喊声的资讯服务业者会投入的风险研发吗?当然不是。有些出来喊的人更是莫名其妙。高志明董事长的公司网擎资讯,这家公司作什么?做搜寻引擎OPENFIND,还有著名的MAIL2000。这些领域资策会有涉入吗?根本没有。

同样地,资策会把台湾所有的资讯服务工作都承揽走了吗?当然没有。请问本土最大的资讯服务厂如精诚资讯等有跑出来说话吗?而外商擅长的大型资讯服务,例如银行业、SAP导入等工作资策会有去做吗?

事实上政府的法人机构对于与民争利的事情是非常小心的,要再三请示过才可以因为政策需要执行可能跟民间厂商冲突的事情。资策会执行的资讯系统服务案子,多数是因为政府政策需要而且是专门服务政府。为什么高志明、詹宏志这些人跳出来想要资策会解散?还不是想要吃原来由资策会所承揽的专门服务政府部会的资讯服务系统案。但这些案子最大的功能就是服务政府的需要,也无法扩散到其他顾客乃至于国际性的顾客。

对于民间资讯服务业者来说,如果只能靠政府的案子存活表示你没有竞争力、没有发展力。解散了资策会把所有资策会原来的案子放给民间资讯服务业者,只是拿鸦片给这些厂商吃。现在爽了,但一辈子也脱不开了。

高志明董事长还宣称,一旦资策会解散了,优质的人才就会释放到民间。等等,资策会的人可不是公务员,我就认识不少由资策会到后来到民间的优秀技术人员。为什么高董事长的公司,没有资策会解散就聘不到好人才?薪水不够高啊,够高人家早去了。

还有大学科法所教授抱怨政府法人无效专利过多。坦白说,会讲出这种话的智财教授,我都会建议以后对他建议的智财方案要多保留。如果嫌法人无效专利多,难道IBM、鸿海等有效专利就比较多吗?专利这种东西,生来就是赔钱货,除了专利蟑螂以外没有公司可以专靠专利赚钱的。这话谁讲的?鸿海前法务周延鹏。

法人跟台湾多数公司一样,之前开始体认到专利的价值因此大量申请,后来才发现养专利是天价,因此开始重质不重量。这是台湾专利发展史必经的过程。作为一个科法专门的学者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要跟我说他在科法领域会多有洞见我真的不相信。

同样地,台湾真正有实力的新创资讯业者有被资策会挡住吗?没有,事实上资策会还是主要的推手例如IDEAS秀等模仿国外新创发表会的活动就是由资策会主导。

会叫的狗不会咬人,而如果台湾的资服业者不是放眼亚洲或国际,只能巴望者资策会解体以后捡资策会的尸体温饱。那这些业者还是早点回去洗洗睡好了。

●作者张中一,专案经理,IE BUSINESS SCHOOL台湾校友会创会会长专长网路通讯系统架构原文刊载自张中一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