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加速淘汰赛 企业必须拥抱改变
台湾今年1到7月,累积来台观光客不到130万人,较去年同期锐减八成,旅馆业累计客房收入衰退25.3%。来客数无量下跌,许多知名老店接连熄灯,不想坐以待毙的,则趁机积极转型,沉潜练兵。
素有「服务业奥斯卡奖」之称的《远见》服务业大调查,今年因应疫情冲击,除延续神秘客评比,新增企业抗疫转型问卷调查,并首度邀请专家顾问团替企业问诊,提出四大因应对策。
同时,采访团队走访家乐福、王品、丽致餐旅、京站百货及虹夕诺雅 谷关温泉度假村等,深入挖掘不同业态,如何创新转型、提供暖心服务的典范案例。
在挥别疫情、回到正轨的那天前,持续深化品牌价值及提升顾客体验,将是服务业储备复苏战力的关键!
年年发表,汇集全球30多个地区神秘客重磅意见的《微笑报告》(The Smiling Report),由神秘顾客检测协会(MSPA)负责评测,向来是全球服务业的参考指标。而今年4月出炉的最新版显示,相较于2018年,2019年的微笑增加了,问候减少了,附加销售额却仍有显著提升,从49%增加到68%。
这再次说明了,微笑,一直是服务业和客人破冰的第一哩路。但偏偏,今年新冠疫情爆发,整个地球都戴上口罩,当客人看不到服务人员脸上的笑容,又该如何传达服务的温度?
「还是要笑给你看!」日本百货业、餐饮业和美容沙龙业者,再度发挥善于迎宾的专长,想出「透明面罩」因应,兼顾卫生之余,让客人仍能看见微笑。今年8月,东京的百货零售商场「多庆屋」,更进一步,推出为员工订制的微笑口罩。当客人进店,服务人员戴着真人露齿微笑图样的口罩接待。
只是,网友反应两极,有些认为创意有趣,但多数更认为,微笑必须发自内心,否则顾客感受不到诚意。
笑着送往迎来,变得愈来愈困难,促使更多服务业者设法调整,勉励员工透过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保持和顾客良好的互动。比如今年双十国庆时,礼宾接待训练特别注重眼神,希望借此传递温暖,让嘉宾留下美好印象。
疫情海啸,重创旅宿、餐饮业
2020年的全球服务业,无疑是陷入冰河期、充满挑战的一年。从数据看,台湾在今年6月惨到最高峰,多达1440家企业、3万1816人放无薪假,直到10月中旬困境才好转。
劳动部统计,截至10月中旬实施无薪假仅余624家、1.3万人,且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含旅行社)则有65家、564人实施无薪假,已明显减少。
只是,观光旅游仍是「惨业」,边境持续封锁,外国观光客几乎归零,今年1到7月,累积来台观光客不到130万人,较去年同期锐减八成,影响商务旅馆甚钜。
即使政府先前祭出一连串纾困、振兴券及安心旅游补助,但从经济部发布数据来看,观光旅馆业累计迄今的客房收入,仍较去年同期衰退25.3%,餐饮收入反增13.7%。
「不改变,就淘汰」
服务业加速转型引活水
为此,不少饭店黯然熄灯。今年3月,台中亚致因不堪沉重的营运亏损,决定止血打烊;6月,依赖国际高端商务旅客的台北文华东方酒店,率先暂停住房业务、并大幅裁员200人;而在台北信义区的寒舍艾丽酒店,也因平日周间的住房率只剩两成,10月决定正式申请转为防疫旅馆。
也因此,「不改变,就淘汰」,成了疫情之下的服务业新规则。以零售餐饮业来说,在疫情初期无一幸免,今年3、4月业绩,比前一年同期遽减20%以上,受创最深。透过开发更多商品及服务,以及转作外卖外送便当等,才逐渐挥别阴霾,7月开始转正。
跌深反弹的还有零售业,摊开经济部数据,8月的营业额3340亿元,年增8.2%,创下历史新高,原因包括百货公司人潮回流、政府振兴方案挹注,以及珠宝精品买气活络。
疫情令宅经济发烧,便利商店、电商累积至8月,同样年增逾15%,电信公司亦受惠于远距工作、线上教学,房屋仲介业因应高涨的购屋需求,业绩亮眼。
也就是说,能撑过这波低潮而存活下来的业者,莫不深深体认到「积极加速数位化和社群经营,全面拓展客群」,不仅能让服务业逃过死劫,还可能是「转骨」的转捩点。
晶华酒店集团便在5月提出「永续防疫」,将馆内全套防疫措施列为永久执行的标准作业流程,并新增「卫生安全官」职位。董座潘思亮分享,第一步是抢救业绩,把一个月当一年用,推出数十个优惠专案,抢攻国旅客。第二则是创新服务,包括零售方面推动常温牛肉面上电视购物销售、自建专属外送车队等。
量贩超市、百货购物中心则积极借着接轨数位科技,在防疫期间转型。如多家百货及购物中心更进一步强化自有App、开直播经营社群来揽客,连锁速食业,如麦当劳、顶呱呱和摩斯汉堡等,也铺设自助点餐机,颇获重视便利、安心的消费者青睐。
新增专家问诊,提三大救命解方
总之,疫情,反而激起了服务业斗志,也让许多诉诸多年的转型与升级,被逼上梁山,得以超前实现。
为此,素有「服务业奥斯卡奖」之称的《远见》服务业大调查,因应疫情期间冲击,特别调整企画内容,除了延续以往的神秘客评比,更新增企业抗疫转型问卷调查,并首度邀请四位专家组成顾问团来替企业问诊,并提供服务业疫后转骨练兵的应变之道。
顾问团阵容涵括高雄餐旅大学旅馆管理系专案教授苏国垚、91APP创办人暨董事长何英圻、东方线上消费者研究集团执行长蔡鸿贤,以及商研院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所副所长李世珍,几经汇整提出三大解方。
一是内部流程更具弹性。透过跨业合作,全面导入数位化及社群经营,打造新生态系。
二是深耕客群,巩固铁粉。从产品研发开始,就要思考、掌握消费者的样貌和喜好,并符合当下的时事、需求,纵使花心思开发新客群,但也别忘了那些原本就在的客人,此外,也要设法扩大客群,透过科技工具辅助,更精细准确掌握多元客群需求。
三是打造多元沟通管道。这波疫情让不少零售业者尝试直播,透过社交平台和消费者沟通,如王品集团把日常清洁和防疫措施拍成影片放在官网,让顾客安心。
无独有偶,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在《2020全球高科技、媒体及电信产业趋势:COVID-19更新版》指出,随着许多防疫措施和观念兴起,造成全球许多实体商店暂时或永久关闭,民众待在家中进行工作或休闲娱乐的时间延长,致使网路服务需求大幅上升。
因应顾客「自助服务」
趁早布局虚拟通路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中提及未来消费者的「自助服务」(self-service)将愈趋重要,建议业者建立完整的虚拟通路,包含使用App强化顾客的虚拟购物体验,或是加强建立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线上社群。
综合顾问团三大解方、神秘客及企业问卷的回馈及建议,以及参照国内外服务业转型创新有成的案例,本刊则总结以下四大对策,供业界参考。
对策1〉盘点资源
凸显特色,升级既有产品及服务
疫情期间,不少拥有连锁品牌的集团盘点资源,打通旗下所有品牌,推出联合促销,例如双城市住宿、用餐送住宿等,串连整合以达综效。
晶华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便分享,2003年SARS期间,生意相当清淡,「客人不来,那就自己上门服务吧!」他灵机一动,进而创造外烩宴会业务,为集团创造上亿元营收,成功化危机为转机,创造新商机。
拥有飨食天堂、飨飨、旭集,以及开饭川食堂等品牌的飨宾集团,以通过严谨检测的安心食材为傲,总经理陈毅航甚至宣示,今年要持续逆势展店,策略便是借由区隔鲜明的品牌特色,分别对焦不同消费力的中高端饕客,提高「心占率」。
至于大众运输业者,则善用自身难以取代的优势,转型抢攻国旅。例如,台湾高铁推出跨品牌兑点平台,冲会员经济;航空公司推出「类出国包机」、办机师及空厨体验营,开放独家体验满足航空迷。
另外,由于疫情期间,外送美食平台、冷冻零售食品和电子商务,大行其道,使得量贩业、餐饮业、饭店业嗅到商机。以干杯集团为例,因为观察到消费者在家外送叫餐、食材网购已成习惯,于是推出自有电商通路——干杯超市,化身为食材供应商,让消费者在家也能订购顶级和牛、海鲜食材。甚至,跨入便当领域,为此,干杯集团董事长平出庄司还积极研发,升级烧肉温度和配菜,希望新触角能成为新的小金鸡。
对策2〉检视实体通路
活用空间,发挥多元价值
另外,疫后,也促使愈来愈多业者正重新检视实体通路扮演的功能。
日本WATAMI集团日前宣布,因应疫情导致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改变,决定将旗下和民居酒屋,全数改装为回复速度较快的烧肉店。
台湾美式餐饮龙头,TGI Fridays台湾区董事总经理李宏智坦言,因应顾客用餐习惯,未来展店不一定锁定大面积。而特力集团旗下特力屋,去年也决定集中火力开社区小型店,总裁何汤雄多次强调,实体通路有电商不可取代的优势,尤其是面对面交流和消费者的互动,不妨透过风格展示、线下达人讲座等,由服务人员以同理心分享经验,增进集客力。
另外,疫情也让服务业得以静下来思考,因应当地商圈及客层,重新梳理盘整既有店型与通路,活用空间,透过氛围及设施的营造,让来店这件事变得更丰富有趣,进而增加互动服务的深度,也是未来一大方向。
对策3〉员工更多工
主管亲上火线,学做便当、直播
旅行社龙头雄狮集团在这段期间,除了旅游本业,更增加便当餐饮、销售农产精品等业务,就连主管也卷起衣袖进厨房做便当,「至少动起来,不坐以待毙!」董事长王文杰如是说。
因应客人不上门,京站时尚广场特别结合楼管团队主动出击,亲自上阵在脸书直播卖货,获得的回报,是逐月回升的营业额。
虹夕诺雅 谷关温泉渡假村承袭总部星野集团的经营特色,导入多工处理模式,让每位员工轮调不同岗位,既能随时因应突发状况、尖峰时段弹性调整,也减少各项服务衔接时的落差,影响顾客体验。
对策4〉善用大数据
电商平台、App客制化服务
早先,实体零售通路就意识到,未来数位化的必要性,疫情一来,催动了转型速度。如新光三越,在2月推出的熟客系统,让各专柜销售人员可针对熟客需求,打造个人化卖场,顾客透过专属网站连结,就可迅速完成一键购买、线上结帐、宅配到家。
由于回响热烈,新光三越也规划往后锁定熟客系统,针对精品、新品或限量商品,推出更客制化的购买活动。换句话说,贡献度高、消费频次高的忠诚顾客,有机会更容易取得门票,不须亲自耗时排队。
此外,旗下电商平台「美丽台」也顺势升级,更在台北、台中开出线下体验店,都是通路虚实整合的经典案例,让无法到百货购物的民众也能尽情享受「扫货」乐趣。
同样经历三年的打磨,诚品生活在今年9月全面推出新版App,以及四种会员分级制度,背后整合了CRM(顾客关系管理)和POS结帐系统,除了更细致地掌握客群消费行为,未来透过数据助攻,将个人客制化的喜好模组化,也更「善待」消费者的数位轨迹。
尽管疫情肆虐,台湾服务业整体品质仍不断升级中。而现在,正是团结的时刻,毕竟,疫情终将过去,迎来曙光的那天,带给顾客更安心便利的服务效率,传递细腻温暖的款待精神,才是屹立不摇、永续经营的关键。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11月号413期》)
《远见杂志11月号4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