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感染全家都遭殃!罪魁祸首是「这种虫」
图/shutterstock 文/陈蔚承
日前新闻报导家中有人感染疥疮,因家人共用一条浴巾结果全家都遭殃;今年5月安南医院也爆发疥疮群聚感染。专家表示,如果亲人得到疥疮就要注意自我防护。
疥疮是由肉眼看不见的疥虫传染,主要宿主是人,疥虫不会飞,爬行速度也慢,主要传染途径是皮肤接触到患部或患者使用过后的衣物和用品,在人与人密集接触的地方,如军队、宿舍、安养院、长照中心等等,都是风险较高的地方。疾管署防疫医师王功锦表示,不是一接触就会感染,通常要碰触5至10分钟,传染的机会较高。
当疥虫爬上接触部位时会挖地道和产卵,皮肤就开始搔痒、起疹子,并逐渐蔓延到其他部位。最常寄生的地方在皮肤皱折处及柔软的部位,包括手指间、脚趾缝、手腕、手肘、腋下、腰部、生殖器、臀部等处。
懿圣皮肤科院长游懿圣指出,当家中一个人出现疥疮时,全家人都要预防性投药2周,「外用药膏不只患部、而是全身都要涂抹,尤其是皮肤皱褶不易涂抹的地方更要仔细上药。」
病患使用过后的衣物、床单和物品要单独、高温处理,如烘干、热水清洗或用熨斗烫,至少要60度持续10分钟,「切记,晒太阳是没有用的!」如果无法清洗,则可用塑胶袋密封,置于干燥的环境至少2周。根据卫福部疾管署的资料显示,疥虫卵会存活两周,但卵孵化后疥虫没有人可寄生,2至3天就会死亡。
(疥虫肉眼看不见,一旦爬上身就会起疹发痒。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挪威型疥疮又称「结痂型疥疮」,比典型的疥疮更严重。一般疥疮治疗约2周至3周就会痊愈,但游懿圣指出,行动不便、卧床、坐轮椅甚至失智的人因为无法自我清洁和言语表达,容易让典型疥疮变成挪威型疥疮,这时除了接触,连皮屑都会传染,「典型疥疮患者皮肤上大约会有10到20只疥虫,但挪威型疥疮则有上千甚至上万只,皮屑也会有虫卵。」
王功锦也表示,免疫功能低下、癌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如果得到疥疮有可能因身体状况不佳而让疥虫大行其道。
因此,如果是照顾卧床且感染疥疮的长辈,自我防护要做好,除了预防投药,需要长时间接触时要带手戴,接触后衣物和手套要立刻高温清洗,才不会一传十、十传百。
另一种由虫引发的皮肤疾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恙虫病。这两者有何不同呢?
(图片来源:陈蔚承)
王功锦指出,恙虫病又称「旅游病」,许多人到郊外或山区踏青被恙虫叮咬,出现发烧、倦怠、头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所以如果踏青返家出现上述症状,吃了感冒药还没改善,就要怀疑是否遭到恙虫叮咬并就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