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南亚科李培瑛弃高薪回台 因商务舱一堆人「讲台语」

记者周康玉/专访

亚科技(2408)总经理李培瑛在DRAM界是资历30多年的研发大将,顶着国外大学化工博士的显赫学历,24年前加入南亚科。人生只待过两家公司,一个是在美国IBM担任研发资深主管、另一个是南亚科当总经理,期间还曾兼任过华亚科董事长,但后两者都隶属台塑集团

李培瑛30岁那年,就加入IBM半导体研发团队,一待就是12年,期间还获得不少研发技术奖项(corporate recognition award),李培瑛说,IBM是个相当注重研发创新的环境,他在那学到非常多,常常获得少数人才有的奖项,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然而在他41岁那年,他却选择放弃相当重用他的公司IBM,回台工作,不仅薪水还变少了,一家四口还得跟着他从美国大阵仗回台,他笑说,「当时女儿还小,是用篮子提回来的」。

李培瑛坦言,要放弃在IBM的工作是个艰难的决定,但因为一次的商务旅行,触动了他回台的念头

▼南亚总经理李培瑛。(图/记者黄克翔摄)

遇见台湾远渡重洋买技术

70年代的台湾,是重工业的台湾,而80年代后,是资讯、电子、电机、半导体等高附加价值产业大爆发的环境。李培瑛说,那个年代,在美国那个环境,虽然很注重创新研发,但因为人力的成本,渐渐把生产制造往外移。

再看到台湾,生产制造不是问题,但是又缺少研发,同时看到全世界的生产制造逐步往亚洲移,李培瑛说,从半导体产业来看,研发和生产制造必须要相辅相成,产业才能有正向的循环。

李培瑛回忆道,有一次从台湾回到美国的路上,他在飞机上遇到了一群讲台湾话的,要飞到他住的地方,就好奇问他们,结果是台湾的工程师,要到那个地点,去转移技术到台湾来。

当时这群工程师是要去西门子转移技术,李培瑛心里感到震撼,心里忽然有个念头闪过,他(指IBM)跟西门子东芝国际级大厂合作,这些大厂又把技术卖给台湾人,他干脆回去台湾的企业工作,让台湾有自己的技术,不是更好?

冲着这股希望台厂也能拥有自主技术的理想,他选择回台湾。

到了南亚科的人生更精彩,1996年先接任产品开发处长,2005年晋升资深副总负责研发,2012年接任发言人并接管全球行销业务,2015年在前总座高启跳槽到中国大陆中国紫光集团后的一个月后,接下总座。

DRAM之路艰辛 技术自主不易

过去10多年来,台湾DRAM产业规模虽大,但苦无自主技术,需支付大量权利金去国外技术母厂取得技术转移。李培瑛一上任,就先在南亚科成立共同研发小组,借由跟国际大厂合作,让团队能够逐步钻研出研发能力出来。

随后李培瑛也透过自己的人脉,先和老东家IBM有小幅度合作,接下来和德商英飞凌(Infineon)有较多的共同研发,李培瑛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与英飞凌成立合资制造公司,以确保合作关系长长久久,华亚科技因运而生。

因产业环境严峻,英飞凌做不下去,由奇梦达接手,接着奇梦达也倒闭了。李培瑛则试着把美光(Micron)引进来,但市场仍没有改善,全球的DRAM大厂都难逃亏损,南亚科也自2007年开始巨额亏损,五年亏损破百亿;华亚科也自2008年开始出现赤字,两家公司都沦为鸡蛋水饺股,合计亏损上千亿,被外界称为台塑集团的难兄难弟。

然而台塑集团肌肉大、财务底子厚,除了全力支持两家公司,也分别透过增资或减资来调整体质。李培瑛也和主管们决定,把华亚科「嫁」出去,以1325亿元台币、每股30元价格卖给美光,期间谈判历时一年。更重要的是,以同时借此取得美光下一代1x/1y的技术授权,让南亚科持续保有竞争力业界人士无不拍手叫好,认为是个漂亮的交易。

走过惨淡 连六年获利

李培瑛也不讳言,南亚科确实历经一段「惨澹」经营,但这期间,南亚科团队的研发能力持续培养。研发一共有制程制造研发,和产品开发的研发,李培瑛很有信心,南亚科目前已具备产品开发能力,至少已开发了15个以上。

近几年南亚科已挥别赤字,连六年获利,已写下公司获利新纪录。李培瑛说,目前全球市场的整合已差不多了,三大一小(三大指三星海力士、美光),是南亚科很好的发展机会。未来南亚科的经营重点还是会以获利为最大目标,并且以符合市场成长的规模,达到适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