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研究 台湾改写国际治疗准则
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今天在「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成果发表会」中提到,台湾的幽门螺旋杆菌研究,改写了国际胃病治疗准则,各国治疗时都要参考,「非常非常不容易。」
台湾人很容易患胃病,尤其在乡村之中,科学家发现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感染者有很高的机率会演变成胃炎、胃溃疡、甚至是胃癌。
今天在台北的「生技医药国家型科技计划成果发表会」,计划总主持人、台大校长杨泮池两次以幽门螺旋杆菌的研究为例,说明台湾生医研究对世界的贡献。
杨泮池指出,台湾学者确立幽门螺旋杆菌,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几个重要的临床试验,都是由台湾改写,变成国际上最重要的治疗参考资料。
其中台大生医团队发现,使用序列性疗法,即用三种抗生素和质子帮浦抑制剂,除菌效果高于传统的三合一疗法。
杨泮池也提到,马祖是全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最高的地方,研究团队投入抗生素治疗5年,让胃癌的发生率大幅降低。
这项研究成果不只用于马祖,也广泛运用于国人的医疗,使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在过去10年减少了50%,连带大幅降低胃癌发生率。更重要的是,促使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据以制订筛检幽门杆菌以预防胃癌的模式,改写国际治疗准则。
杨泮池表示,能做出上述成果「非常非常不简单」,造福人类的健康,未来国际上以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病,都知道「这是从台湾来的」。
杨泮池表示,台湾的临床试验,「量」远远比不上中国大陆,也逊于韩国,但「质」却非常优秀,很多在台湾做完的临床实验,都能直接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可。10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