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烟及时可浴火重生 关键在尼古丁导致的戒断症状
▲王先生在成大医院家庭医学部陈全裕医师的协助下,度过难耐戒断症状经验,成功戒烟。(图/成医提供)
绝大多数民众,包括医护人员,多认为戒烟成功的关键在意志力,成大医院家庭医学部陈全裕医师指出,吸烟其实是「慢性成瘾性疾病」,要能成功戒烟,除了动机,还必须先排除3个主要的障碍及困难,包括:尼古丁成瘾、心理依赖与习惯。其中的关键在尼古丁导致的戒断症状需要医疗专业的协助。
陈全裕医师案例说,身体勇健的24岁健身房教练王先生,18岁就开始抽烟,烟龄已有6年,平时1天就要抽1包烟。虽然有戒烟的念头,但曾有1次戒烟失败的经验,就一直害怕失败。今年因腰伤至成大医院求诊时看到戒烟海报介绍,至戒烟门诊就医,经戒烟卫教咨询与药物治疗,很快地于就医后1周成功戒烟,过程顺利且轻松,成功渡过曾经难耐的戒断症状经验。
另名有高血压问题的55岁林先生,每天要抽上2包烟,烟龄长达34年,曾有过2次戒烟的经验。今年因车祸造成的伤口长期愈合不佳,住院接受皮瓣手术治疗,经照顾他的主责护理师转介,接受床边戒烟咨询,发现其尼古丁成瘾度高达8分,于是住院期间即开始戒烟药物治疗,出院后并于戒烟门诊持续追踪治疗。但因自觉压力大,所以出院不久又抽烟纾压,虽有戒烟药物帮忙,每天还是会抽烟2-10支,不过林先生仍然「依时回诊」,终于在出院后1个半月成功戒烟。
陈全裕医师表示,常有吸烟者表示,「戒烟没什么困难的。我想戒就会戒!」。然过去研究发现吸烟者中虽然约3成想在1个月内戒烟,但是单靠自己意志力戒烟能持续超过3个月者仅约3-5%,有的如年轻的王先生1周戒断成功,但也有如林先生需要较长时间,因此现实上,戒烟并无法说戒就戒。
烟草中含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和化合物中,至少有93种是已知的致癌物,长期吸烟将导致各种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溃疡、肺部疾病、骨质疏松症、男性阳萎、女性不孕及流产等,并减少10-15年寿命,在台湾,每年至少有2.7万人死于烟害。
陈全裕医师说,戒烟能「立即」减少因吸烟造成的疾病和死亡,若能在35岁以前戒烟,死亡率会与非吸烟者相当。为能帮助吸烟者戒烟,成大医院家医科于每周一至周五的上、下午开有戒烟门诊,候诊区并设有戒烟咨询处。
另因持续吸烟与再入院、高罹病率及高死亡率有关,吸烟者住院机会比非吸烟者高,所以成大医院自2017年开始运用5A原则加强住院戒烟介入服务。针对住院病人提供住院戒烟治疗,由戒烟卫教师提供床边戒烟咨询及一氧化碳吹气检测,有意愿接受用药治疗的病人也会由医师提供床边戒烟用药咨询、开立处方。
陈全裕医师表示,根据统计,今年2017年在门诊戒烟部分:1-8月卫教人数776人、用药人数470人,1-5月戒烟3个月追踪点成功率约30%;住院部分:卫教1081人、用药264人,其中用药病人中有27.3%回诊追踪治疗,卫教3个月追踪点成功率为34.9%,用药3个月追踪点成功率为41.2%,显示住院戒烟比门诊戒烟成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