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庠科技奖 聚焦六大尖端科技

卫福部部长陈时中获颁有庠科技贡献奖,与前副总统陈建仁徐有庠基金会董事长徐旭东合影。图/远东集团提供

科技部次长邹幼涵(左五)担任有庠科技论文奖颁奖人。图/远东集团提供

一场疫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模式,同时也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是维系全人类福祉的重要关键,更是面对世界瞬息万变的唯一因应之道。以科技创新为宗旨的「第十八届有庠科技奖颁奖典礼」于昨(24)日下午在台北远东饭店3F远东宴会厅举办,典礼深受各界瞩目。应邀而来的嘉宾,包括前副总统陈建仁、卫福部部长陈时中、科技部次长邹幼涵与多家学术机关首长代表以及得奖人亲友,会场在隆重盛大之余,也充满着一片温馨热闹的气氛。

应用创新科技,

深获各界肯定

有庠科技奖为国内科研学者创造舞台,以肯定得奖者产官学界打下深厚坚实的科技基础。远东集团暨徐有庠基金会董事长徐旭东表示,多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科技上发挥其所学,持续为社会国家付出贡献,并向下传承扎根,实属不易,值得社会大众鼓励肯定。徐有庠基金会特别增设「有庠科技贡献奖」,奖励对社会发展与民生福祉作出特殊贡献,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超凡成就者,本届得奖者为卫福部陈时中部长,借此肯定其带领台湾民众成功抗疫的斐然成绩。

受徐有庠基金会特别邀请而来的颁奖人前副总统陈建仁亦肯定基金会多年来在科技推广、培育优秀人才上的贡献。他表示,从很多得奖者都成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可看出,徐有庠基金会选出的大多是具有坚定意志,充满好奇、热情追求知识创新、充满谦虚本质,以及擅长跨界整合的积极推动者的科学家。

而陈时中部长亦以「科技防疫台湾模式」为题进行演讲,说明台湾社会从SARS所累积的经验中学习,并应用创新科技精准防疫的过程,如口罩、边境管制、居家检疫等,每一项都是台湾在面对这波来势汹汹的疫情之际,展现出的科技力与公卫实力,亦是截至目前为止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台湾国内疫情稳定、成功抗疫的重要关键。

借由科技奖项

引领产业潮流

面对这波严重的疫情,台湾的防疫成功,很多都要归功于科技上的运用,这也让台湾少数以「科技创新」为宗旨的民间财团法人徐有庠先生纪念基金会所举办的「有庠科技奖」特别引人瞩目。

远东关系企业、徐氏家族与友人,为纪念徐故创办人有庠先生而捐助成立的「徐有庠基金会」,十八年来始终秉持着兢兢业业的态度,费心规划每届奖项,并聚焦在「奈米科技」、「资通讯科技」、「光电科技」、「生技医药」及「绿色科技」等五大尖端科技领域,此次包括「有庠科技讲座」、「有庠科技论文奖」、「有庠科技发明奖」、「有庠元智讲座」与「有庠杰出教授奖」等五个奖项,共28位得奖人。其中,「有庠科技讲座」得主,每位可获得新台币100万元奖金,包括台湾大学特聘研究员林丽琼(奈米科技)、台湾大学特聘教授郭斯彦(资通讯科技)、交通大学讲座教授陈永富(光电科技)、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谢世良(生技医药)及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吴乃立(绿色科技)。而徐有庠基金会为因应未来科技发展所新增的「人工智慧(AI)」领域,则是期待带动更多人才投入AI相关研究,以利台湾在未来AI世代中抢得先机。

每道环节严格把

关,注入新活力

为求奖项的公平与公正,有庠科技奖评审委员来自各界,包括此次担任主任委员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刘炯朗,以及院士陈力俊李琳山郑建鸿吴妍华等,还有来自台大的特聘教授蒋本基陈铭宪,每位都是各专业领域中的翘楚。此外参与同侪审查作业的学者专家总计超过350人次,并经过三阶段的重重审查过程,才决定出本届得奖名单。

从评审到得奖人,每道环节的严格掌控,层层把关,旨在选出实至名归的得奖者,确实为台湾科技创新奠定下深厚的基础。同时,典礼最后还特别邀请「国际青年物理学家辩论锦标赛」的台湾代表队成员上台。虽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此次国际赛将改为网路线上进行,但这些来自台湾各地不同学校高中生,包括台北美国学校Austin Wang及Richard Wang、建国中学陈亮宇、协同中学林姵妤与王梓维,仍从七月参加国内赛后就积极参与集训,期盼在各国激烈竞争中为台湾争取荣耀。

为鼓励这些来自于学校的「创新力量」,为科技注入源源不绝的新活力,积极向下扎根,徐有庠基金会始终坚持协助更多年轻的一代走出台湾。从过去台湾队屡屡在国际赛摘下奖牌,累计一金五银四铜,显见台湾的科学教育也已打下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