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下架才惊觉被骗求偿无门 消基会痛批:网路歪风!
消费中心/综合报导最近脸书直播拍卖诈骗事件不断,像是消基会就收到民众投诉,指出在知名脸书专页直播中买商品,但后来想退货取消付款,业者却说拍卖当下都有告知「低价竞标拍卖商品,售出后不退换」的标语,民众欲找出直播影片对业者提出证明时,发现影片早已下架,毫无资料可举证,根本求偿无门。
消基会接获投诉指出,有民众在拥有7,500名粉丝以上的知名脸书专页直播中,看到业者标榜商品为乌拉圭出产的纯天然水晶,不经过任何加工,一时心动,而购得二件商品,但因业者提供面交取货,该消费者就请朋友帮忙至该公司取货。
后来,朋友到现场略看商品外观无误后,便付款取货,待消费者取得商品后细看,却发现其一商品有加工过的裂痕,且商品皆无检附产地证书、标示来源,便向业者要求退货,业者却告知取货时有看过产品才付款取货,已属现场交易而非通讯交易,故无7天犹豫期,拒绝消费者退换货。
消基会指出,消费者在直播平台上竞标或出价就业者销售特定商品数量及价格已互相同意时,依法买卖契约即因而成立生效,此交易即为通讯交易所要规范的范围,应适用「消费者保护法」第19条通讯交易规定,消费者原则上享有7天犹豫期,可不附理由要求解约退款,除非销售商品或服务属于主管机关明定合理例外情事。
因此,消基会认为消费者当然可在取货后享有7天犹豫期,不因取货方式而有所不同,但业者却企图以面交取货规避7天犹豫期,显然徒劳无功。另外,消基会调查也发现,直播业者会请买到商品的消费者,另以私讯方式提供个资并限期汇款,待业者确认收到款项后才将商品寄出;然而,直播结束,业者随即将影片删除,而消费者收到商品后,不仅无从比对商品内容,也毫无相关资料能够举证,只能自认理亏。
消基会提醒消费者,以私讯方式传送个资,实是非常危险的动作,因为骇客极易入侵,抓取个人资料,增加消费者被诈骗的机会,所以要特别当心,一定要慎选评价优良、退换货机制清楚且有显示联系方式的卖家,以确保消费权益。同时呼吁主管机关实有必要针对脸书已遭有心人士利用为诈骗工具之情形,严加关注,导正网路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