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电子大乱PAY,交易成本的逆袭

电子支付工具近年蓬勃发展。(图/ETtoday资料照)

钟文荣/科普经济学作家资深产业分析师。经常四处卧底探究百姓生活,把枯燥的经济分析转成民众能懂的文章

身上有多少张储值卡(包含卡片型与帐户型)?而且,你知道你的储值卡里头有多少未动用的「钱」吗?这些储值卡里头的「钱」能够彼此挪用吗?

阵子我请同事吃饭,当天的天气热有点热,顺道在附近的连锁饮料店请同事喝饮料,我瞥见柜台上列了好几个支付方式,我顿时楞了一下,我应该怎么付钱?

离开台北金融圈十几年之后,也许这几年我太宅了,竟然已经忘记曾经熟悉的电子支付工具市场,已经发展到多家争鸣的情况。我身上也只剩下一张悠游卡,偶尔只会在学校的便利商店买饮料,坦白说,电子支付工具对我目前而言的生活助益不大。我记得十几年前受邀到一家公司顾问时,总经理问我是否持有他们公司发行的储值卡?我坦白的说没有。我回总经理:「我之所以没有贵公司储值卡的理由,不就是你们请我当顾问的动机吗?」我的逻辑是,为何发行公司的成本需要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呢?如果,储值卡交易带来的好处,无法超过转嫁的成本,消费者怎会使用?发行规模就不会扩大了!

交易的成本

回到前提,当天的饮料钱,我付的是现金,面对这五花八门的支付工具,我觉得只是徒增我交易选择的困难,也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的成本,我统称这是经济学上的「交易成本」。我认为这个交易成本,将是阻碍电子支付工具发展的瓶颈,不解决这个瓶颈,行政院所谓的2025年行动支付达到90%目标,想必也只是空谈的目标。(我不清楚这目标的真实意义,难不成积极一点论,再六年后,现金交易的规模将只剩10%!)

简单来说,我相信大家出门只会带「一个」钱包(这无异是句废话),这里头装的钱只有「新台币」,至于,钱包里面应该放多少钱,在于大家的消费习惯,总之,余额只要能够应付最后几次交易就没问题。然而,各位有无想过一个问题,你会蠢把钱包里的新台币进行划分,彼此还不能挪用吗?我坦承我做过,当年第一份薪水到手后,我到文具店买了一叠信封,信封上标注着支付用途与总额,这就是消费预算,彼此不能挪用,我知道抽屉里的信封明明还有现金,但每个信封袋坚持「独立」!

明明钱包里还有钱付一杯饮料钱,但被划分独立后却被钱包主动拒绝,喔,抱歉,虽然明明有钱,但其它的余额被划分为特定消费所用,请你再设法领钱「储值」。这就是当今的现况

不知各位想像出来了吗?大家的钱包里除了新台币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信用卡、储值卡,现今的交易,信用卡应该不会被拒绝,但各式各样的储值卡,你得为这些卡片一一储值,明明某张卡片还有余额,却无法挪给其它卡片使用,于是乎,皮包里的储值卡的总余额,照理会超过原本用现金交易习惯的余额。

万一,这些卡片不幸弄丢了呢?你的损失绝对会大于原本现金交易习惯的损失。正因为储值卡为加速交易速度,大部份采取离线交易,储值卡一经遗失就如同现金遗失一样都是匿名的,基本上很难找回来,即使是具名的储值卡,也有离线交易的空档时间,口袋里面各式各样的储值卡,所来的交易风险与交易成本,难道不会高于现金交易吗?

最后胜出的仍是「现金」

这就是吊诡的所在,明明行动支付等等这种电子交易就是要降低交易成本,但为何发展至今,交易成本非但无法降低,还徒增交易成本呢?

我觉得台湾发展行动支付根本没有市场可言,其原因只有一个,太高的交易成本,导致最后交易双方的交易成本高到成为系统发展的重大瓶颈。各种支付工具的发展都是靠促销壮大自己的版图,却没有想过,一般消费大众只要掏钱就可以消费这般的直觉,却得要想一下,等等消费时,我应该用那张卡?而这张卡到底有没有钱?消费点是否支持这张卡消费时的窘境,我相信,最后胜出的依旧是「现金」!

但不是也没有机会,如果能让电子支付的交易成本至少和现金交易一样,然后,所有电子支付的载具只是单纯的「皮包」,「皮包」里的钱可以自由挪用,我只须在余额不足时储值即可,然此举,不也证明电子系统业者根本无利可图?最后,只剩特定用途的储值卡也许还有发展机会,但到最后依旧是发展版图的限制。因为,只要跨过非特定用途的交易,如同现金交易的习惯,最后逆袭的,依旧是交易成本!

热门文章》►你有开超跑的自由,为何我该为你的自由买单?►自助天助,财神爷保佑你发财?

►看更多【钟文荣】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