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轩/放任假新闻 伤害了言论自由

假新闻内容真假假,让阅听众难以辨别。(图/达志意图

「假新闻」这三个字,不夸张的说,近年来主宰着世界的发展。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东欧国家产出的「假新闻」,被认为是最后助川普当选的「幕后功臣」,而近年来以冲高流量及点阅率为目的,每每将文章冠以耸动标题吸引大家目光的「内容农场网站

「假新闻」更被视为是这一些不实讯息的重要来源,而这一些网站背后,多半藏着外国势力意图操控他国国内舆论,以遂行其政治目的的动机,因此,包含美国在内,所有国家都对假新闻抱持着戒慎恐惧的心理,当然,如何可以遏止这些「垃圾讯息」到处流窜,更是各国政府头痛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台湾自然也不能幸免于难,日前一张满地香蕉照片,搭上今年因梅雨季迟到,产量过剩导致价格崩跌的香蕉价格,顿时被描绘成政府无能,农民淌血的八点档剧情,然而细究那张照片的来源,竟然是2007年公共电视的新闻专题报导,而产地虽然价格不好,要说政府什么事都没做,倒也不对,但这样的讯息确实影响了人民对于政府的信赖,也伤害了本来已经低迷的香蕉价格,让社会更加混乱,或许这正是当初释放此一讯息的团体之动机。

事实上,假新闻之所以难防,主要有几个关键。第一,假新闻并非其内容都是「假」的,实际上多的是「真真假假」的类型,例如上述的满地香蕉照片,画面中的景象确实是有发生过的,至于香蕉价格低迷,也完全是现实状况,然而将这两者时间上完全不同的「真实」结合起来,就变成所谓的「假新闻」。

再者,假新闻多半配合著耸动的标题与图片,而根据统计,现代人使用手机等行动装置阅读一则讯息,平均只花57秒,这意味者假新闻是有经过特别设计,让阅听人的眼睛先被标题或图片抓住,然后利用短时间内无法思考讯息真假的特点,让阅听人信以为真,进而分享出去,像这样的「病毒行销」模式,政府无论再出多少新闻稿,花多少时间开记者会,都很难完全阻挡。

最后,网路特性让所有的「国界」消失,所有看似「境内」的讯息,其实追查起来,来源可能都是在「境外」,并且利用VPN或是跳板方式发送,除非政府有办法阻绝所有网路连线,否则这些假新闻还是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管道传送。

故而从上述假新闻的特性就可以了解到,想要用「围堵」的方式防止假新闻的传播,基本上是徒劳无功的,我们没有办法干涉人民接触网路任何讯息的自由,也没有办法预先对人民要发送的讯息进行内容审查,否则我们就跟中国没有两样了。

而立法禁止假新闻的散布,实际是把社会秩序维护法针对实体上散播谣言造成社会恐慌的概念,类推到网路世界,然而这的确是要仔细拿捏分寸的,因为一个不小心,政府就会踩到箝制言论自由的红线,恐怕有违反宪法中法律保留原则之虞

这样看来,我们似乎只能眼睁睁看着假新闻每天在你我眼前乱窜了?其实也没有这么悲观,原则上,政府跳下去管理,只会惹的一身腥,不如让「自律」的效益最大化,例如现在两大讯息平台,Google跟Facebook,已经与众多网路社群组成的「事实查核中心」合作,提供使用者在阅读讯息时,方便快速的了解这则讯息的真伪,而政府可以做的,就是让这些机制运作得更为顺利。

以台湾来说,像G0V的网路社群,一直都跟政府的资讯相关部会有合作的机制,在处理近期的假新闻事件上,或许政府可以考虑走向「公民协力」的方式,由民间自力提出避免假新闻传播的机制,政府只要负责后勤支援即可,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增强自己在网路时代的舆论应对能力,「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刚好也适用于此。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就只好让自己变快,在讯息还未广泛传播前,就让澄清的讯息开始推送,让两者在网路上彼此竞争,久了之后,人民自然会开始发现真假讯息的差别。

言论自由确实是很重要的,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而假新闻的现象如果不处理,其实最后将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网路上几乎没有真实讯息生存的空间,这最终伤害的,正好就是我们现在挂在嘴上的「言论自由」。

好文推荐

周立轩/有法律规范 你才能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周立轩/用电的问题其实就是取舍的问题

周立轩/二二八非政治提款机 是台湾前进的关键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周立轩,从学术界踏入政治圈的七年级生,期许自己能用文字改变一点世界运转的速度。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