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奕琦》疫后新局靠两岸翻转
大陆全国台湾研究会2020年12月29日在北京举办「2020年台湾政局暨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取自中国台湾网)
2020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全世界确诊人数超过8343万人,死亡人数高达181万人,在各国施行大封锁政策下,全球经济因而急冻陷入困境。虽然在加速研发下疫苗得以提早出现,看似复苏在望,但入冬第二波疫情又起且来势汹汹,且出现病毒进化变种情况,徒增些许的不确定性。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见微知着,知所进退。
去年适逢美国总统大选年,极右派的川普总统,在轻忽疫情的肆虐与扩散下,竟让美国沦为世界最大的染疫国,导致其连任不利痛失总统宝座。当选的拜登从政多年相对温和理性,势必放弃川普零和竞局的单边主义而回归互利互惠的多边主义,并将积极寻求盟友的支持,弥补川普种下与盟友的裂痕,企以重振美国日下江河的领导地位。
2018年川普发起了中美贸易战乃至科技战,在疫情推波助澜下加速了中美经济脱钩与全球供应链的重组。后川普时代,中国崛起带来的威胁与多国反中情结的聚集,美中两强的对立势必加剧,即使民主党的拜登上台抗中的基调仍将不变,因为这样的战略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而全球经济在新的一年势必在动荡中缓慢复苏。
中欧自由贸易协定在2020年终之际迅速成局,象征欧盟不再唯美国是从,中国的经济利益仍必须考虑,另一方面英国正式脱欧,寻求英国不仅是欧洲的英国,更是立足全球的英国,故将会积极与各地区经济结盟。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继11国CPTTP之后,15国的RCEP亦于去年11月顺利签定,象征亚洲大融合世纪的到来。中国已表达希望能加入CPTPP,而美国在拜登主政下很可能选择再加入CPTPP重返亚洲,最后合纵连横的结果,短期的对抗难免,惟在多边的唱和下,长期若能进一步整合为亚太地区FTAAP,区域共荣应是全球之福。
整体而言,中国的崛起,美中两强对峙势所必然,而区域整合将在不断的零星纠结中持续强化迈进。为了避免两极对立下重蹈覆辙的新冷战形势,中等强国如英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澳洲等将是多极世界体系和平发展的稳定力量,只有维持多极世界的动态平衡才能带给全球稳定繁荣的愿景。在多极平衡的世界里,彼此尊重以合作取代对抗,以竞争确保公平,才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和谐与永续发展的可能。
回顾两岸关系,小英政府上任以来两岸不再对话,表面上维持冷和平的状态,但也积极寻求美国支持,在倾美远中的政策下,已打破既有现状,为两岸带来不稳定性增加,不仅对台湾不利,对区域的和平亦带来威胁,迫使美中两强为地缘政治加强动员,这或许也是民进党政府认为可以绝处逢生对抗中国的险招,但无疑的将挑动两岸紧张关系的升高,君不见曾几何时中共战机三不五时飞越海峡中线不断挑衅扰台,当一有不慎擦枪走火,台湾势必沦为战场,将会是最大的输家,经济的优势与荣景也将一去不返。把台湾选边站徒然增加战争风险,实属不智之举。
维持在两强中的平衡地位一直是台湾过去能够持续生存的关键,也符合人民的期待。马政府施政因让人民有过度倾中的疑虑,导致太阳花学运,2016年蔡英文则高举维持现状大旗顺利取得总统大位。如今,蔡政府反其道而行唯美国马首是瞻,过犹不及,祸起萧墙恐亦非全民所期待。民意如流水,为政者当戒慎之。唯有与人为善、中道而行,维持美、中、台的动态平衡,台湾才能稳定发展。2021年期盼两岸关系能一扫阴霾,为后疫情时代开创新局。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经济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