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工作者并不自由! 但能拿回人生「3大选择权」

▲许多上班族经常在职场中感到困惑。(示意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作者:刘扬铭摘自:离开公司,我过得还不错:成为自由工作者的理想生活提案

●精选书摘

重新定义自由:理想的工作与生活

近年来有愈来愈多人不再满足於单一职业,而是透过多种身分与多重收入的组合挑战更丰富的工作与人生,比如「译者/健身教练」或是「厨师/文字工作者」等等,因为这类人自我介绍时常用「/」区分不同职业,「斜杠」也变成他们的代名词。在面临低薪与高房价的台湾职场也吹起斜杠青年旋风,试图以不同于传统的职涯发展模式找一条新出路

但在讨论斜杠、自由工作时,有几个前提条件得说清楚:只是兼差很多,却没有自己的热情专长,不能算斜杠;如果接一堆案子,却没有挑案子的自由、没有安排时间原则、说不出对工作和生活的想法,也称不上是自由工作者。兼差很多却还是在穷忙,接案很多却比一般上班族还累,还没有加班费和劳健保,那就失去脱离僵固职涯的意义了。所以,想成为自由工作者、开启斜杠人生,不得不面对「什么才是自由?」「什么才是自由工作?」「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这些终极质疑。

能否不依赖公司,以个人名义在职场生存?

还是上班族的时代,有两股焦虑感躲在内心深处,像鬼屋里的鬼魂不时缠上住客,让我对未来始终抱持不安。第一股焦虑是:「如果有一天公司倒了,我该怎么生存下来?」第二股焦虑是:「现在这个职位的要求,真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吗?」我并没有屈就于不喜欢的工作,杂志编辑是我自己选择、也有热情的一份工作,然而每到夜深人静,或每年领完年终奖金思考未来时,这两股焦虑还是无法抹去。

为了解决第一股焦虑,我想让自己成为一个「随时都能找到工作」的专业者,工作时努力挑战新任务、和厉害的前辈学东西、拚了命地加强能力。但在纸本媒体这种夕阳产业里,看着产业全体营收数字的下滑、网路和自媒体兴起,员工平均工作量不断上升才能维持公司业绩,各种现实条件令人无法乐观,不只从业人员,就整个产业似乎都有被淘汰的危机。如果连纸本这个产业都没了,当编辑还有什么用呢?学到的专业能力可不可以用在其他领域呢?我这样问自己。

不提大环境,即使加强再多的专业能力,还是无法解决第二股焦虑:现在每天做的这些事,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工作中总有许多无聊与无奈,不断消磨热情,从基层晋升到中阶、高层、甚至更高管理阶层,这些无奈并不会消失,而除了这样一层一层往上爬之外,人生有没有其他选择?应该有其他选择吗?

无论应征什么工作,都是一人进驻一个OA隔间,用人去符合职位的需求(因事设人),除非创业当老板,不可能有百分之百完美符合想像的职务。一个职位有百分之七八十符合自己需求已经很棒,说不定超过百分之五十就愿意工作,说难听点,反正薪水有很大部分是时间和行为被老板摆布的心灵补偿费,就别太计较免得伤心。

只要继续待在职场里,即使换了其他工作,也只是再去符合另一个职位的要求,很难找出「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能做到什么?」的解答。所以离职之后,开始思考「能否不依赖公司组织,一个人独立生存下来?」要是能做到,无论上班的公司倒不倒、身处的产业还在不在都不是问题,无论世界怎么变化,自己都能存活下来的能力,怎么想都很厉害吧!

除此之外,有没有可能不用配合职务的「因事设人」,而是从个人兴趣和擅长出发,打造出完美符合自己需求的工作(因人设事)呢?如果工作都是喜欢的事,可以自己安排时间,不需要听谁的命令与指挥,应该可以每天跳着舞开工,根本不会厌倦吧。把喜欢的事情做成工作,真的有可能达成吗?

带着探寻这两个问题的方向感出发,我展开了自由工作之旅。离职后,才发现上班时始终无法摆脱焦虑,是因为在永远不可能满意的职位上,寻求热爱是不可能的,这些令人不满意的部分,造成「工作」和「自我实现」逐渐分裂,以才会每到夜深人静,开始怀疑「真的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吗?」

开始自由工作后,试着把「工作」和「自我实现」合而为一,当然有许多做中学与尝试错误的经验(整理在上一章后半的三篇文章中),也无法一蹴可几,但归纳起来,我能够持续挑战「自由」的理由有三点:不负债、有时间、能犯错。

不负债、有时间、能犯错:拿回人生的选择权

所谓自由,应该是有选择的权力,不陷入无可奈何的状况吧!理想中的自由工作样貌,是可以每天跳着舞走进办公室,期待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余裕挑选喜欢的工作,也能安排时间好好完成。工作组合里,可能有一些相对稳定的邀约,也有机会碰到习惯之外的尝试可能,就算都没有工作找上门,也能自己想企画提案,把想做的事情变成能赚钱的工作,即使这个工作赚不了钱,也有选择不赚钱的自由,把工作本身当成收获。

因为是想做的工作,能发挥专长、全心投入,让自己闪闪发亮,「工作」和「自我实现」可以合一,就不需要「赚够钱就辞职去圆梦」这种想法了。如此美好的境界,虽然目前还无法百分之百达成,但如果能一步一步去除不需要的工作,总有一天会趋近吧。

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正拒绝了一个能赚钱的案子,因为截止期限太赶,我想先把书好好写完再说,不需要超时工作;写这篇文章的一年前,我正从生涯最高薪的工作离开,因为对方并没有好好使用我的专长,与其每天在办公室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想点有趣的事情来做。能拒绝时间无法配合,或是无法发挥能力的工作,「不负债」是很重要的一点。

负债会让人失去选择权,就算出现不满意的工作也无法拒绝,许多人对工作不满但又不敢离开,都说:「还不是为了那份薪水!」但如果案主认为他出钱所以很跩,你们这些接案的自由工作要乖乖听话,我会在心里想:「我也没在缺钱的好吗!」然后找借口默默推掉这份邀约。

即使自由工作赚的收入不多,但离职之后,我从来没有让自己陷入负债的情况。不缺钱有两种方法,赚很多,或是需要很少,当然我是后面那种情况。不买车、不买房、不需要奢侈品、不需要高薪高职称,为的就是交换「拒绝不想做的、选择想做的」自由。

当然一开始都会担心,如果这次拒绝,以后都没工作上门怎么办?但经过几年的试误,才发现做那些觉得不对的工作,结果都很惨烈,如果只是为了钱的工作,除了赚到钱之外,通常没有任何收获。反而是那些有趣的、真心投入的、热爱的工作,即使钱不多,却会衍生出其他工作,或是带来有意思的朋友,成为存活下去的后盾。

降低金钱需求,算出「最低生活成本」,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存力。如果只需要很少的案子就能持续存活,那工作真的可以变得无比自由,生存成本愈低,就愈能自由挑选想做的工作。需要用来赚钱的时间愈少,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就愈多,愈有自由安排的时间,就愈能做出和别人不同的作品,找出自己的特色。

能够掌控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行程,就有把人生掌握在手中的感觉,一旦尝过这种滋味,会上瘾,再也回不去上班的牢笼。如果有人问,没有职位、没有薪水,没有被社会价值认同的地位,难道不辛苦吗?错过火车时,只有在你追着它跑的时候,才会觉得痛苦,如果根本就不需要搭上车,错过和没错过并没有分别。

我只需要搭上用优雅的脚步走进车站的火车,即使没车,用走路也没问题。在社会价值的竞争中,直接认输就好,认输之后反而更能找出和别人不同的目标,走自己的路。不负债、降低金钱需求,就有了生存力;能拒绝不需要做的事情,就有更多自由的时间;金钱有余裕、生活有时间,才有更多尝试错误的机会,去挑战创造自己工作的可能。

规画职涯,有能力相信随机与意外

今天这个时代,规画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职涯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未来十年会出现哪些新行业、新科技,谁都没把握,今天看来最稳定的工作,说不定几年后就被淘汰了也很难说。比起在组织图里拚搏升迁,我更喜欢轻松自在地一个人存活,把喜欢的事情做成工作。

当然,从「热爱的兴趣」到「能产生收入的工作」之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如果知道答案的话早就创业成功了,可惜我还没有能力。但即使现在没有答案,有多余的时间和能犯错的空间,不断尝试,总有找到方法的一天吧!更何况就算找不到答案也能生存的话,就更没什么好怕的了。

就算没有一份稳定薪水(其实很可能没有想像中稳定)的全职工作,还可以用多元、零碎的几份小事业,拼凑出足以生存的收入,反正这些都是自己有兴趣的事物,不知道哪个会成功,但都可以做做看。相信随机、相信意外、相信自己、保持乐观。

用最低成本生存、空出自由时间、创造能犯错的空间,尽可能把热爱的事物和产生收入的工作结合,打造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算不是很有才能,持续尝试二十年,也总能试出一条路吧!即使最后不成功,也不会不能接受,这不就是无敌状态吗?这是我的自由工作策略。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宁愿选择摆脱金钱的束缚,换取自由的可能。

不隶属公司组织的自由工作者,看似鲁蛇,其实超级自由。每天早上醒来,可以安排想做什么,时间完全自主掌握,不用听人命令看人脸色。当然接案工作一定有要配合别人的时候,但没有上下隶属的职权,所以对谁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用彼此尊重的原则沟通(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会拒绝你;但别人不尊重自己,你也有拒绝的权力,不做的最大)。更重要的是有改变的选择权,从居住的地方、工作的地点、工作的形态、合作的伙伴、想挑战的工作类型…一切都有尝试的可能,拥有绝对不会无聊的人生。

你愿意用多少钱买这样的自由?

★本文经时报出版授权,摘自《离开公司,我过得还不错》,点我连结至博客来网路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