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以上老屋 花敬群:未来买卖需附安检证明
▲内政部次长花敬群21日提出,目前正研拟修法,针对30年以上老屋买卖,未来将需附健检证明。(图/记者刘康彦摄)记者叶佳华/台北报导
内政部次长花敬群21日表示,为了确保老屋建物以及交易安全,目前正研拟将于现行的《建筑法》内容进行修法,拟推动30年以上老屋,未来进行买卖时,需附上安检报告,以利买方了解屋况,预计本会期就会送进立法院审议。
花敬群21日出席台湾金融研训院所举办的「避开921地震的危险基因 让防灾都更真正防灾」研讨会表示,目前全台800多万间房子中,屋龄40年以上的老屋达140万间,接下来的10年,将增加200万间,按照推算,等于20年后,全台将有逾500万间房子屋龄为超过40年,对于居住安全是一大问题,因此推行老屋健检刻不容缓。
若老屋买卖需附安检证明制度确定上路,台湾房屋智库召集人叶立敏则表示,对于买方来说相对有保障,可以更加确认屋况,不过在价格方面,买方可能会因屋况有瑕疵而希望房价更低,这对于卖方来说,是不利的情况,此外,一旦真的上路,也可能会引起原有售屋意愿的屋主,有急售的状况出现。
此外,叶立敏认为,安检报告的执行面也有困难,例如:人员是否充足、委托检查的单位是否公正、以及检查的能否实际真正落实,这些都需要配套措施协助,以免沦为仅有「参考」的价值。
叶立敏说,目前房仲业者在买卖的不动产说明书上,已经针对屋况,甚至是房子周围的嫌恶设施或是否有凶宅,都会详实的公开揭露并且告知,若未来老屋买卖也需附安检证明,建议还是得做好相关配套评估。东森房屋董事长王应杰则表示,老屋健检虽让房子有保障,但健检费用该由谁来负担?若是屋主须负担,没有良好配套措施,肯定会造成民怨,未来也可能反映在持有成本上,影响价格与交易量。
王应杰说,「此举是造成增加仲介市场的负担,未来屋龄30年以上老屋的委售案件势必大减,等于是宣布中古屋得癌症、判死刑,将影响其交易量缩减、房价下跌,建议政府得再邀产官学长期研议,不要贸然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