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族事业当学术研究 全家、乖乖背后面粉厂奇迹

丰盟董事长郭信宏(前)。(摄影者陈宗怡)

一颗不到6元的八方云集水饺、一粒25元的奇美肉包、一个破50元的点水楼小笼包,有什么共通点

答案是,它们的「面皮」用的都是丰盟面粉

这行业大厂恒大

白度输人,他出国从头学

过去20年,丰盟的日产量翻了1.5倍,从市占第9名大跃进到前3名;从地缘客户居多,到全国连锁餐饮品牌纷纷采用,发展出上百种面粉配方;从平价面食、点心做起,近年还切入高档餐饮、烘焙坊。

排名跃进,在这行很不容易。面粉属大宗物资,需求量大、竞品间差异性不高,是「大者恒大」生存法则,例如日本第一的日清制粉,市占逾40%。

台湾市场的排名也能略见端倪,稳坐冠军的联华制粉,是上市公司联华控股旗下的子公司,资本额15亿。第二名的台湾大食品,则隶属于福懋油脂,资本额亦有10亿,皆是资本雄厚的上市大厂。这是个得资本者、得天下的产业。

但,丰盟面粉厂却是台湾市占前3名里,唯一的非上市公司,资本额仅有联华制粉的一成多,它怎么做到?

原来,当危机来临,他解决的不是眼前,而是根本问题。

60年代,台湾宣布自由进口小麦、开放设厂,却供过于求,导致市场大乱。

1979年,政府推行配额制,只有掌握采购小麦额度的面粉厂才能运转

当时,联华、统一,都是占总体产量达5%的大厂,丰盟则是约3.6%的中型厂。

配额制虽稳定市场秩序,却限缩面粉厂间的竞争,80年代,全台前10大面粉厂的设备利用率仅4成多,产能过剩,更遑论投资新设备、提升技术。因此,1993年重新开放自由采购原料后,许多面粉厂在激烈的削价竞争下倒闭。

当时丰盟二代、现为丰盟董事长的郭信宏注意到,配额制取消后,许多独资小厂设备老化、产品没鉴别度,订单锐减,而黯然卖掉土地,退出业界。

这是他接班后在面粉业遭遇的第一次危机。当时仅市占第9名的丰盟,老设备虽能运转,却磨不出市场最爱的纯白面粉,「白度输人家,品质没那么高啦。」

尤其是占国人消耗量最大宗,达65%的中式面食,「都是越白越好啊。」

郭信宏解释,小麦有75%可磨成纯白面粉,剩下的麸皮胚芽等成分,若混入面粉,就会呈现咖啡色虎皮点。传统设备的清粉技术不足,磨粉后,还是会掺杂虎皮点。因此,卫福部开放面粉厂可使用一定剂量的添加物,提升白皙度。

当时他心想,有没有不放添加物,还是能让面粉白皙的方法?

于是当别人削价竞争,他却花时间出国取经。先往小麦主要产地跑。到美国堪萨斯大学面粉学校、加拿大谷物研究中心进修,从头学习面粉知识。

接着,他再到设备、研发技术都比台湾先进的日韩参访,观摩位在印尼的世界最大面粉厂。并每年参加全球磨粉技术交流年会(IAOM)与面粉专家、机械商交流,把家族事业学术研究耕耘。

长期拜访各国大厂的经验让他知道,世界趋势将是当时台湾尚无工厂能做到的无添加面粉。看见市场缺口,让他决定升级自家产线,要靠先进设备,造出全台第一个全产线皆无添加的面粉厂,区隔市面上产品。

因此他接班后,于2008年毅然砸下10亿元升级厂房设备。这笔钱,超过他当时的年营收,逾一半资金是向银行借贷而来。

为什么要背债升级?「我去美国上课,发现小麦农都是做四代、五代,我就有种使命感,想继续经营下去啊,」他说。看见农民们世代传承的毅力,激发了他想延续家族事业的决心。

其实丰盟是面粉公会的创始元老之一,同期的联华制粉早已是上市控股公司,还跨足科技业;更晚开张的统一面粉,则是创办人高清愿与丰盟前员工合作成立,为统一在食品业的首块版图,奠定现今年营收超过4千亿的食品王国根基

背债当唯一无添加厂

他专注做「唯一内行事」

但,70多年来,丰盟始终坚守利润微薄的面粉本业。为什么不考虑上市筹资、乘势投资利润更高的副业?他轻描淡写:「就,做你内行的事情啦⋯⋯人生吼,够用就好。」

为了这件「唯一内行的事」,他决定提升产量,与大厂竞争。他参考欧美日先进工厂的配置,仿照日本面粉厂的长流程制程,让每粒小麦经过比原来长1.4倍的磨粉过程,再加上同业2倍数量的清粉机,产出比过去更细致、更白,却不须添加任何漂白剂的面粉。

工厂刚落成,2013年就碰上食安危机,这是面粉业的2次挑战,却也造出时势,让它乘势而起。

因为消费者更关心吃进嘴里的食物,食品大厂积极寻找少添加、卫生的供应商。丰盟在3年间,磨麦量成长5成,市占一举登上前3名。

品质提升,让它从区域型订单,如关庙面厂福义轩蛋卷、老杨方块酥虾味先等,开始接到全台连锁品牌订单。4年前,全家为推出标榜日本技术合作的吐司,就是把有意争取合作的多款面粉带到冲绳,由技术顾问测试后,选定丰盟供货。

研发百种客制面粉

摆脱食安危机、收服日本客

配合全家的制程及食安需求,他们几经研发,才特制出一款客制化的无添加空白面粉。目前,他手上握有百种自行研发的面粉配方,供客户选用。

品质是根基,但有好的服务,才能在竞争者间脱颖而出。他解释,配额时代,只要磨完粉,交给经销商就卖得掉,没想过做服务的重要性。 然而,经销商一次卖好几种品牌,只推销利润高的品项,让不打价格战的丰盟很吃亏,也使他必须另辟蹊径,直接跟买家沟通。

再次,他花力气在解决根本。

为了推广无添加面粉,他自己跑遍全台办展示会,邀请知名面包师傅现场示范,每场次接触90位客户,扩大潜在订单。同时打开大门,广邀企业访厂,眼见为凭后,国民零食品牌乖乖因此转单。

过去经销商较多,现在则是直接客户占6成。为了这批客户,他组成过去两倍大的研发团队,现有13人,与其他大厂不相上下,并网罗专业西点烘焙师傅与外部中式点心师傅合作,要用客户的语言沟通。

当客户上门,丰盟团队先理解制程,提供现有配方试做。接着观察对方拌粉、加水量等实做细节,微调配粉比例,甚至派人到对方工厂反复讨论,做出客制化配方。

由于每月下单1千包面粉,就可开模制作专属配方,吸引许多中小型烘焙坊上门合作。郭信宏笑说,这些烘焙坊叫货量虽不比连锁店,但选用的面粉价位普遍较高,连带提升毛利。

一家同业大厂认为,相比其他上市大厂,丰盟起步晚,但灵活度最高,能专心配合做客制化,促成它市占率提升。

郭信宏在面粉业衰退危机中逆势投资无添加面粉厂;遭逢食安危机时,直接跟市场沟通,组研发团队专攻客制化市场。两次投资,都让他被笑「哩系起空喔?」(你是发疯喔?)但时间拉长,却证明花最大力气解决根本问题是正确选择。

「当成生意做,你会很痛苦,投资下去,就会想几年要回收,这是理所当然。但你算这个,真的会做不下去。」比起商业策略,更爱聊面粉经的他,凭着「做内行的事」让丰盟在他手上壮大,成为做好一件事,生根70年的企业。

《商业周刊17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