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产值上看千亿 业者:应参考日本机能性表示食品制度

台湾保健食品产业公会建议政府参考日本机能性表示食品制度,建立国内管理规范。(图/记者吕晓雯摄)

记者林淑慧/台北报导

台湾保健食品产值上看千亿元,台湾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李华扬今(13)日表示,国内对于保健食品的标示规范过于严格,反观邻国日本以预防医学角度,推动保健食品产业发展,建议政府能参考日本机能性表示食品制度,建立一套管理方法来实施。

台湾迈入高龄社会,养生风潮盛行,保健食品商机也随之提升,业界推估保健食品在台湾产值超过千亿元。今年四月,包括葡萄王、佳格统一白兰氏、生展等多家生技或食品业者,共同成立「台湾保健食品产业公会」,盼推动保健食品以更高规格生产,在法规面跳脱「食品」类别,画进新的「保健食品」类别,以抢攻国内外庞大市场

李华扬表示,日本政府是以预防医学角度,站在减少医疗支出、推动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提升消费者认知的前提下,推动机能性表示食品制度,希望国内能够参考日本的制度,建立一套管理方法来实施,另外,针对保健食品的不实标示也要有相对应的管理机制

保健食品大厂代表也指出,日本对保健食品的产品功效限制较宽,可标示「提升基础代谢率」等功效,并透过多样化的文字及标示,方便民众更容易选择及购买,反观台湾的健康食品目前只开放13 种功效宣称,且有固定可以标示之宣称,导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辨识度较差。

业者表示,国内对于保健食品的标示规范过于严格,禁止正面标示机能性功效、或任何器官之文字表达或图像设计,但是放任未经科学实证就宣称可能致癌疑虑等网路负面行销手法混淆视听,建议标示管理应参考先进国家案例符合国际规范。

业界建议,政府可以仿效日本机能性表示食品制度,将产品资讯上传至网路,建立检举制度,透过全民公审监督上市产品,并设立罚款制度,以检举搭配奖金方式推动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