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是孔刘拍《金智英》的原因:他才能替郑裕美顶住社会压力

文/多云时晴

小说vs.电影在台湾首映日的下午,我独自把电影《82年生金智英》看完了。去年我也曾为这本书写专栏(韩总统接班人性侵秘书判无罪!《82年生的金智英》就在你我身边),当时因为被安熙正性侵秘书却获判无罪的结果激怒,也是对为什么韩国男明星看过这本书后都安然无恙,女明星读过此书后却会被焚烧照片,这种社会状态的反思。

郑裕美主演《82年生的金智英》改编自同名小说。(图/翻摄自博客来、车库娱乐提供)

《82年生的金智英》的原着极为好读,可以说它平铺直叙到近乎没有文采,只要几个小时就能轻松读完。当时,这本书确实给予我许多反思,但并没有达到令人爱不释手的程度,因此读完后便被安静地置于书柜中。直到电影选角、开拍的消息公布后,才又重新唤起我的期待。

小说的金智英代表的是一个「揭露」的过程。从出生到结婚生子,小说中的金智英充分告诉大家:这些社会中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其实全部都不合理。甚至当金智英生病、意识到生活中的不公平之后,结局却仍旧告诉我们,根深柢固的观念使得社会层面的改变依然徒劳无功。

相对地,电影的金智英则是一个「疗愈」过程。金智英的丈夫非常帅气、聪慧又主动,而不像小说中欠于理解和表达的样貌。到了结局,不仅将原着沉重的虚无感弭平,更迎来了积极又光明灿烂的未来。

此外,电影也略过许多在阅读时令我揪心的段落:例如在大学时形容金智英是「被嚼过的口香糖」的男生、因为性别的关系因此毕业后的求职也处处碰壁、对于生小孩与否以及小孩的姓氏问题...。然而,透过演员的演技,电影当然也呈现出不同于文字的震撼力,并特别体现在母/女、婆/媳的对手戏中。

虽然这么说不太公平, 因为小说与电影的叙述方式并不相同,本来就无法对等比较,但我还是比较喜欢书中那平淡陈述却带有锐利洞察的模式。不过,若将这部电影放回韩国的社会脉络之中,或许就能理解导演调和原作中尖锐话语的用意为何了。站在这样的基础上,我想所有观众,都必须肯定《82年生的金智英》播映的时代意义。

几个有趣的小细节第一个是小说、电影都有出现的「中秋节」背景。韩国的中秋节可以说是一个比春节还更重要的节日,因为这天必须要祭祖团圆祭祖自然就必须准备众多祭品菜肴,而这项工作也就落在婆婆媳妇身上。不只是中秋节忙碌,多数人都是中秋节前几周就开始陪着婆婆采买所需物品,因此,中秋节被称作是韩国媳妇最讨厌的节日,不仅过节前的准备极为繁琐,过节后还会收拾到昏天黑地。

其次,是金智英在中秋节时,与婆婆一起准备「炒杂菜」的情景。通常在韩式杂菜里会吃到洋葱红萝卜香菇黑木耳、秀珍菇菠菜辣椒等等,除了菠菜是川烫以外,其他食材全部都必须切丝,然后一个一个「分开炒」(正统作法)。最后,再将这些料与烫好的菠菜、冬粉拌在一起。若是一家四口也就罢了,但如果一次要准备如电影中「一个大铁盆」的量,光切丝就足以耗尽精力,何况还要炒与拌呢。

最后,我想谈谈孔刘。前面已经提到,在电影里的郑代贤不同于书本木头形象,而是一位能够同情共感的好丈夫。当然,选择孔刘一来是因为他强大的社会号召力,二来也是因为他有能力替郑裕美顶住社会压力;然而,从选择孔刘的那一刻起,金智英似乎就不像书中能被你与我亲易置换的人物,而是瞬间「偶像化」了。这种偶像化并非贬抑,因为这也是市场考量与避开偏激族群的一种必然,但在故事的整体陈述上,终究令人感到些许惋惜。

金智英的未来,该走向哪里?若打开韩国的「NAVER movie」,会发现针对《82年生的金智英》电影的评分,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呈现出2.82比9.51的极大反差。此外,在高达4万多则评论中,仍不乏各种仇女的言论,只能说不管在书本还是电影里,金智英都宛如照妖镜般的存在。

在《82年生的金智英》书末「作者的话」里,赵南柱作者说:「我希望、我相信,也努力想办法让女儿的成长背景可以比我过去的生长环境更美好,由衷期盼世上每一个女儿,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梦想。」写这篇文章的此刻,具荷拉过世的消息已经被确认了。在雪莉离开后不到2个月,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明星。环境有更美好吗?还是现在正走在变好的路上?我也不知道。

(以上图片皆由车库娱乐提供)

本文出自外稿作家:多云时晴

白日是学院里的文学研究生,夜晚是KPOP习舞者与聆听者。在韩乐这块海域潜水多年,终于浮出水面书写,安抚自身躁动的灵魂。看更多请至粉丝团【瘾韩】以及更多多云时晴专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