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陷「司改拼装车」困境!法官协会开砲:议题应重整

司改分组会议本周路续登场

社会中心综合报导

司法改革国是会议本周陆续登场,中华民国法官协会24日发出声明指出,各组所列合计96项议题中,诸多议题实质内容相互牵动、难以割裂讨论,呼吁应重新审视各组议题内容,先将具有重要关联性之议题重新整并,提升讨论效率

司改国是会议第四分组第一次会议,今日上午9时在总统府召开,会中推举知名作家平路委员担任第四组副召集人;备受社会瞩目的「陪审制或参审制」,也进入实质讨论,并决议定于3月25日下午召开公听会

▲司改国是会议筹委会副召集人瞿海源(左)与蔡英文总统。

中华民国法官协会声明如下:

司改国是会议第二阶段分组会议已于本周陆续启动,主要在处理后续讨论之程序事项。但细观各组所列合计96项议题,其中诸多议题实质内容相互牵动、难以割裂讨论,目前亦有部分分组委员提出应将他组相关议题合并纳入该组讨论之议。

试以第四组所讨论「人民参与司法—审判之参审制与陪审制」乙案为例,当属本次司改国是会议最重要议题之一,亦经各界殷切视为解决司法信赖困境良方。然而一旦人民实质参与审判,法官、参(陪)审员是否沿袭旧制必须事先阅览全部卷证?或者类似英美法庭剧所见、直接在法庭倾听检辩双方举证、交互诘问与辩论,避免提前形成心证而造成预断?此即牵涉「采行起诉状一本主义(卷证不并送)」(原第三组议题);经过陪(参)审员认定的事实(甚至量刑)后,一旦提起上诉,上诉审法院撤销改判范围又该限制?亦牵涉到「刑事上诉程序改革」(原第二组议题)。

又针对陪(参)审员能否长期放下手边工作投入审判程序、如何适度调整?却未见「集中审理」议题被明确列入议程。其次,案件审理过程中,如何让被害人声音受到重视,将有关「保护犯罪被害人」(原第一组议题)制度如何设计;另有遗珠之憾诸如「举证责任」、「判决书制作及内容如何配合因应」等等,也必须同时进行整体讨论,以免陷入「司改拼装车」的困境。

在各组即将进行正式讨论之前,为避免结论相互抵触,本会诚挚呼吁司改国是会议应重新审视各组议题内容,宜先将具有重要关联性之议题重新整并,不仅有助于提升讨论效率,更能有效获得明确共识,让这些在「法律人」领域争执已近20年,却迟未获得结论的复杂议题,得以在「非法律人」过半的场域中妥适解决,借此符合全民殷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