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胰脏癌!恐怖癌王死亡率超高 医:半年就走了

胆管癌和胰脏癌同为癌中之王,死亡率超级高,发现时多是癌末,半年后就走了。(示意图/Shutterstock)

癌症国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癌王胰脏癌让人闻风丧胆,但其实还有个冷门的癌症与其并列在癌王的位置上,那就是胆管癌!它的发生率几乎等于死亡率,且对化学放射性治疗反应不佳,癌末约半年内就走了。另医师也透露癌王的四大条件,并提醒大家若发现大便变灰、右上腹疼痛、体重减轻要注意。

医师江坤俊在节目《江P医件事》上分享,胰脏癌之所以被称为癌中之王,是因为发生率等于死亡率,但其实很少人知道的「胆管癌」也是如此,因此与胰脏癌一起并列为癌中之王。

江坤俊解释,胆管癌其实就是长在肝脏里的胆管所产生的癌症,大约有20%的胆管癌是长在肝脏里面,另外的7o至80%的胆管癌则是长在肝脏外面。

江坤俊表示,癌中之王须符合4个特性,分别是「癌细胞不能长在体表」、「癌细胞长在无痛觉器官」、「跟肠胃道不相关连」以及「对化学及放射性治疗没反应」。而胰脏癌与胆管癌都符合这些条件。

江坤俊指出,肝是沉默的器官,而且肝脏很大,若胆管癌只发生在肝的左叶或是右叶,没有占据到整个肝脏的时候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症状的,也不会造成黄胆,顶多就是造成一点点的疼痛,而多数人右上腹的疼痛,都会等到一定程度才就医,但通常此时都已为癌症末期。

江坤俊也说,较有症状的胆管癌多发生在肝脏外,因为很快会压迫到胆管,所以会造成黄胆症状出现,像是眼睛变黄和大便变黑。不过,即便长在肝脏外能较早发现,但因为肝外的胆管癌周遭有很多血管神经,只能靠化学及放射性治疗,但此方式的反应又不佳,所以才会造成末期的胆管癌常在半年内就离世。

江坤俊指出「胆管癌的高风险族群」,本身有肝内结石或曾感染过中华肝吸虫的人,长期慢性发炎容易造成胆管炎发生;另有「B肝/C肝」、「过度肥胖」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容易产生肝内胆管癌。若发现大便变灰、右上腹疼痛、体重减轻,都可能是胆管癌前兆,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