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身体所需水分 专家:一天这4个时间点喝水最好

补足身体所需水分 专家:一天这4个时间点喝水最好。(示意图/Shutterstock)

平时水喝太少要注意!现代人工作普遍忙碌,容易忽略饮水的重要性。《欧洲心脏病协会》刊载的研究更证实,平时喝水太少恐增加血清中的钠离子浓度,使心脏衰竭风险倍增39%。为改善上班族普遍饮水不足的现况,卫福部国健署提出「4大正确饮水方式」,鼓励民众多喝开水以维持身体健康:

1. 起床之后喝水。人体于睡眠时间无法摄取水份,因此在起床后应饮用300-500ml 的温开水,有助于肠胃蠕动和防止便秘。

2. 用餐前后喝水。外食族更容易摄取高油、高盐和高糖的饮食,在用餐前后可准备300-500ml的水,餐前与餐后至少半小时分次饮用,取代饮料或手摇杯,避免摄取过多热量。

3. 外出随身带水。随身准备500ml以上容量的水壶,外出运动或工作时随时补充水分,有助促进血液循环,并避免脱水等状况发生。

4. 喝足1500cc的水。每日应摄取至少1500ml以上水分,以多次饮用、适量饮用为主,避免等到口渴再喝。减重者的饮水量则建议提升至2000ml以上。

(图/潮健康提供)

●体内「闹干旱」看尿液就知道? 出现「这种颜色」快就医

国健署指出,每日饮水量是否充足,可从尿液颜色判定。正常情况下尿液多呈透明无色,且会随着食物、药物、维生素与疾病影响而有所不同。民众可透过以下基础简易指标,检查自身饮水量是否足够:

1. 透明无色:体内水分过多,无须再补充水分。

2. 透明黄色:体内水分尚称充足,可适度补充水分。

3. 黄色:体内有一段时间未补充水分、或有持续出汗状况,建议持续补充水分。

4. 乌龙茶色:体内已处于缺水状态,须立即补充水分。

5. 浓茶色:体内已有1-2天未有水分补充,若直接喝水肠胃恐怕来不及吸收,建议进一步寻求医疗单位协助。

(图/潮健康提供)

●喝水过多恐头晕、恶心想吐? 茶饮咖啡可以取代开水吗?

国健署提醒,短时间内摄取过多的水分,将造成体内电解质不平衡,进而导致「低血钠症」(即俗称的水中毒),可能出现恶心、虚弱、头痛头晕、神智不清等症状。另外,应避免一次饮用过量的冰水,以免抑制肠胃蠕动、还有伤及食道之虞。

国健署建议,若处于容易流失水分的环境中,如运动后、海滨戏水、于冷气房待超过2小时等情况,应先分次饮用500ml的室温水,供应肌肉与细胞所需的氧气与养分;若是剧烈运动或水分流失过度,可适量摄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平衡身体状态。

每日的水分来源亦可从蔬果、汤类食物、茶饮或咖啡中摄取。不过,国健署仍呼吁,茶饮或咖啡中含有咖啡因,不应依赖此类饮品做为主要摄取来源。另外,含糖饮料的热量往往过高,仅一杯就超过每日摄取上限,年轻族群应避免饮用过度,饮用时以微糖、无糖为主,并减少配料的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