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台北山海楼都更案 让神秘地主意外曝光

文/陈宥臻

50年前曾叱咤台湾纺织业的正大尼龙,早年因为罢工案而结束纺织事业光是靠着旧有厂房租金收入,每年即达3亿元,可说是坐拥百亿资产包租公;过去10多年来,正大尼龙的何氏家族行事作风低调,日前却因为1桩都更案,再度浮出台面

不假思索 出手买下山海

位于台北林森公园旁的南京东路一段,与大仓久和酒店只有一巷之隔的整排店面,都被贴上「即将搬迁」的公告,整块近660坪的土地,已经完成都更审议;但就在执行都更的前一刻,有文史工作者提报,原本永丰余集团承租经营的山海楼餐厅,该建筑具文资身分应予以列册保留。这个动作差点就让这桩上百亿元的都更案破局,而山海楼的地主,也是该都更案的最大地主,就是正大尼龙。

日前台北市文化局已经确认「山海楼不具文资身分,得以拆除」,鲜少露面的正大尼龙董事长何纪豪在事件告一段落后,破例现身接受本刊专访,「我从小学起,就在山海楼旁长大的,」何纪豪穿着一席红衬衫神情轻松地现身在大仓久和饭店1楼的咖啡厅,「以前穿着红上衣老婆第1次见面坠入情网,所以红色带给我好运嘛!」

何纪豪回忆,当年他父亲、正大尼龙创办人朝育来台初期从事袜子生意,在大稻埕租了办公楼,1964年搬到南京东路一段,也就是山海楼隔壁办公室,开始做尼龙和化纤生意。七三年时,何家才买下山海楼的现址当成停车场,「我父亲当时在国外,听到隔壁栋房子要卖,就算屋顶都坍塌了,还是毫不犹豫就买,因为当时有『有钱难买连房屋』的观念。」连看都没看,正大尼龙就买了这块地。

后来何家结束纺织生意,正大尼龙将闲置物业陆续租给两家餐厅,1家就是今年8月搬离的山海楼,另1家面向南京东路的smith&hsu茶馆也正在迁移。

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何纪豪,最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正面一点看事情嘛!」何纪豪的正面思考,来由是历经何家纺织产业的起落。

正大尼龙20年前发生史上最久罢工案,隔年又遇到祝融烧掉厂房而歇业,何纪豪说感谢老天爷的安排,正大在最好的时机收摊,现在专心房东年租金也有3亿元,后续新店3万坪土地也要接力做公办都更。

淡出纺织业 坐拥3亿租金

何家原本在中国大陆温州做生意,来台湾后搭上石化业起飞,生产洗了不皱尼龙丝内外销都相当吃得开,也为何朝育攒下2百亿元身家,土地资产除了山海楼周边,还有新店、淡水和北投厂房,目前都在收租金。

何纪豪提到正大尼龙的过往,都以「我们是很简单的人」来下注解,外人看来复杂,但对他来说却有事过境迁的洒脱。…(本文节自财讯541期,详全文)

延伸阅读:

秒赚台股的本事

永丰金下重手 顾立雄保得住吹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