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照需求增加 保险局教战2大重点买对长照险

▲我国迈入高龄化,长照需求大增。(图/记者季相儒摄)

记者戴瑞瑶台北报导

随着我国高龄化趋势加剧,许多民众已经有意识要先准备未来长照保障。但保险局提醒,民众挑选长照险前,一定要先了解保单条款内所谓「长照」的定义,并留意申请保险金应具备的文件及免责期间,才不会发生理赔争议

因应高龄化社会的老年长期照护需求,许多消费者会购买长期照顾保险,为长期照顾风险预做准备。保险局指出,依照「长期照顾保险单示范条款」,被保险人一旦符合契约条款约定的「长期照顾状态」,不论造成该状态的原因(疾病或伤害)为何,保险公司就应该依约给付「长期照顾一次保险金」或「长期照顾分期保险金」。

保险局建议,民众在投保险,最好留意2大重点,避免日后因认知不同而衍生争议:

1.保单内「长期照顾状态」定义:长照险「长期照顾状态」,是指被保险人符合契约条款约定的生理功能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之一者。民众投保前应该向保险公司充分请教、了解相关名词定义。

2.申请保险金应具备文件及免责期间:每家保险公司针对不同的长照给付项目,在条款中明定受益人申请时应检附的文件可能不同;且长照险通常都订有免责期间,指被保险人从符合「长期照顾状态」起,需持续一段约定时间(免责期间不得高于6个月)后,保险公司才开始给付长期照顾保险金,消费者在申请理赔时应注意相关条款约定。

保险局也指出,目前市场上除了长照险外,还有含有定期给付功能的「特定伤病保险」及「失能扶助险」(过去称残扶险)。这些保单虽然跟长照险一样都具有定期给付保险金的功能,但理赔认定标准、承保事故及保障范围都不同,民众购买前务必充分了解保险商品特性内容

根据保险局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长照险新契约件数为4.8万件,有效契约件数为64.1万件,初年度保费为11.4亿。卖最好的保险公司前3名,分别是南山人寿国泰人寿新光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