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防疫该怎么做?摆脱病毒和空污3招有解...只开一扇窗GG!
文/陈蔚承 图/pixabay
下班顺道载同事一程,或许因为车内空气不流通,同事觉得有点头晕。加上最近为防新冠肺炎蔓延,尽量避免待在密闭空间,因此同事伸手就要开窗,但正值下班尖峰,窗外弥漫汽机车废气,该开窗还是使用车内空调循环呢?
车子是密闭空间,人与人间的距离小于1公尺,在密闭空间的传染风险也较高,日前白牌司机受感染身亡恐怕就是一例。
除此之外,车内空气品质也不佳。刊登在《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的新研究就显示,车子内装如座椅、面板、踏垫等使用的阻燃剂可能致癌、不孕或胎儿发育不全,而且待在车内的时间越长,接触的量越多。
该研究针对现今常用于阻燃剂的磷酸酯类有机化合物进行量测,发现磷酸酯类有机化合物中的三磷酸酯(TDCIPP)量,和待在车里的时间成正比。「这些有机化合物会附着在灰尘上,车内的人很难避免吸进或吃进肚子里,」研究者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环境毒物助理教授佛兹(David Volz)说。
美国生态中心(Ecology Center)科学家吉尔哈特(Jeff Gearhart)也指出,来自皮革、染料、黏着剂、各种塑料的挥发性化学物质约有50~100种,可谓是「化学物质鸡尾酒」。
对经常开车的人来说,车内空气品质攸关健康, 台湾气喘学会副秘书长、胸腔重症医师苏一峰表示,车内空污主要有4个来源:
●车辆内装:包括皮革、染料、黏着剂、各项塑料,都是有机化合物和溶剂,含有致癌物质苯、甲苯,会导致肺癌、血癌、肾脏癌等,而且随着气候渐暖,如果车辆停在户外直接曝晒,高温会增加挥发性有毒物质的浓度。
●车内布置:有些人为了让车内会摆放毛毯、绒毛玩具等,这些都容易附着尘螨和灰尘引发气喘。另外许多驾驶会在车内放置芳香剂,可能释出甲醛等有毒物质。
(在车上摆放绒毛饰品或毛毯,会增加灰尘和尘螨,引起人体不适。图片来源:pixabay)
●习惯不佳:如在车内吸烟、吃东西,食物碎屑会产生异味、滋生霉菌、跟灰尘结合,引发气喘和呼吸道疾病。
●车外污染源:主要是粒状污染物,原因包括户外空气品质不佳、车多壅挤的尖峰时段和高速公路,许多人认为汽车空调能过滤车内、外空气,因此车内空气品质应该是相对好的,但其实不然。其中原因在于汽车空调是吸引车外空气在车内循环,尤其是前车是柴油卡车这类重污染的车辆。
面对车内空污和防疫考量,专家建议,最好的方式是「开窗、戴口罩和勤换空调滤网」。
(专家建议,为了防病毒上身,乘车时还是建议戴口罩。图片来源:pixabay)
1. 开窗
苏一峰建议,坐上车后先开窗10分钟,让车内空气流通,降低车内有害物质的浓度,尤其是经烈日曝晒过后的车子更该这样做。如果车外空气污染严重,是否该开窗呢?高雄长庚医院胸腔内科主治医师王金洲认为,和空污比较,新冠肺炎是急性的感染,应以防疫为优先,「建议开窗戴口罩,虽然医用平板口罩无法抵挡PM2.5,但能过滤较大的空气杂质,也有一定的保护功效。」
2. 戴口罩
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廖嘉宏建议,想防疫最好的方式是「开车窗、戴口罩」。至于车外循环的效果,则因为每台车的换气率不同,不一定能充分将车内、外空气交换,他也不建议只开一扇的车窗,「因为开窗会造成空气流动,在下风处的人可能会被上风处(靠开窗处)的传染。」他说,车内循环当然更糟。艳永华国际有限公司执行长、多所职校汽车科培育讲师廖俊桦也指出,开窗是营造半开放式的空间,空气流动下病毒量会降低,减少感染风险,能搭配口罩是最完整的保护。不过他也认为,不管有无开窗,若有防疫考量,在车内的人都建议戴口罩。
3. 勤换滤网
如果碰到某些情况不方便开窗,例如外面下大雨,则可使用外循环功能,车外循环可以提供一些新鲜空气、降低车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但廖俊桦也提醒要勤换空调滤网,如此可以增加车内换气的效率。「一般是里程5,000至10,000公里就要更换滤网,」苏一峰说。
如果是接载陌生人或不确定是否有传染风险的亲朋好友,除了戴口罩,也可在乘客下车后清洁座椅、安全带、手把等地方。廖俊桦强调,目前车用空气清净机还没有证据显示可以降低空气中的病毒量,所以还是应保持车内通风。
想防范新冠肺炎,要戴口罩、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勤换滤网;如果是想改善车内空气品质、降低毒物浓度,除了可购买离子式或具备活性碳滤网的空气清净机来净化空气,还要注意以下4个重点:
●不要用化学清洁剂清洗车内,用清水即可。
●不要在车内抽烟,即使开窗抽烟,车内空气还是会变差。
●保持车内环境干净,用吸尘器清洁容易卡脏污的地方如脚踏垫、座椅缝隙等。
延伸阅读:
防堵武汉肺炎/「有效洗手」你做对了吗? 护理师亲自来示范
疫情蔓延非出国不可怎么办? 注意机上这4处细菌死角别碰
干洗手怎么用?酒精、次氯酸水谁的杀菌效果好? 一次说分明
武汉肺炎防疫关键时期 你选对口罩了吗?
※本文由《康健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