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s/工时,可以缩到多短?
编译/陈品元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一例一休在今年上路,各种争议和乱象俨然才正要开始。不过,缩短工时是世界趋势,瑞典进行了一天工作6小时的实验,日本也在推行每月最后一个周五3点就下班的政策。究竟工时缩短引发的后续效应是什么?不妨看看其他国家的经验。
瑞典政府在第二大城哥特堡(Gothenburg)的史瓦特达连(Svartedalen)老人之家,进行2年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事成本虽然因此增加,但员工确实变得比以前更快乐、健康,而且工作品质提高。
史瓦特达连的院长艾克席德(Monica Axhede)接受《欧洲新闻》电视台(Euronews)采访时说道:「工作环境气氛变得轻松许多。我们这里有许多失智症患者,之前员工们承受极大压力,每个人都神经紧绷,现在明显变得较为平和。」压力降低之外,员工也比以往更健康。他们的病假率下降10%,并且较能兼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然而,工时缩短势必要付出相应成本。为弥补人力与工作缺口,老人之家额外聘雇了17名员工,使整体营运成本上升22%。这招致右翼团体的批评,哥特堡副市长芮登(Maria Ryden)在去年6月表示:「如果我们让全城的53万人都工作6小时,然后领8小时的薪水……你自己算一下!我们需要聘更多的人手,而且工作时间变得更长!」
这项计划已结束,且不再延续与推广,因此许多媒体定调它是项「失败」的实验。然而,推动计划的左派议员伯尔玛(Daniel Bernmar)却出面驳斥这样的说法,他在接受《卫报》(The Guardian)采访时表示,这项计划原本就预定实施2年结束,而且实际花费只有当初预估的一半。
从整体效益评估,伯尔玛认为缩短工时使病假率降低、创造更多工作、提高照护品质。他相信,以长远角度来看,缩短工时会为整体社会带来正面影响,他也将继续研议怎样把这项政策推广到其他行业。
【全文未完,完整内容请见《Cheers》197期】【本文由Cheers杂志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延伸阅读:
全球最多过劳死,日本悄悄让位给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