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青光眼药之父的人生解药

图、文/今周刊

来自台湾邱春亿,约40年前发明了青光眼药,造福广大患者;81岁的他,仍不断思考如何嘉惠更多眼疾患者,并且希望将发明成果,献给他的故乡

在一场由台湾生物产业协会举办的新药开发研讨会中,他神来一笔提出建议:「台湾是隐形眼镜王国,或许可考虑在隐形眼镜里装上药,把它变成一种药物载体。」乍听之下,有点夸张,但在场专家没人可以忽略他的意见,因为,说话的人是邱春亿。

「它是本世纪的灵丹妙药!」1978年,美国CBS晚间新闻主播以这样的口吻报导左旋滴目乐」,这个在当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青光眼新药,发明者就是在台湾土生土长的邱春亿。

刻苦的新竹囝仔赤脚小学 自动自发苦读勤学

在近期远足文化出版的邱春亿自传《创新的视界封面上,有这样一句描述,「我对于我想要做的无中生有的事情,从未犹豫过。」的确,即使43岁那年就发明新药,在国际间被誉为「青光眼药之父」,但他的脚步没有停下;70岁,提出治疗干性黄斑部病变的点眼药;80岁,还要挑战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发表过300多篇论文专利发明30件以上,虽然已经81岁,邱春亿一直坚持「挑战未知,无中生有」。接受《今周刊》专访时,他娓娓道来自己从零开始的一生。

邱春亿出生于新竹,在11个兄弟姊妹当中排行第10,童年家境并不富裕,和许多同年代的台湾子弟一样,有过赤脚上小学的经验;考上新竹中学后,虽然学校规定必须穿着黑色皮鞋,但「碍于成本」,他穿的不是「一双鞋」,而是各自零买、长相不同的「两只鞋」。

儿时经常看见妈妈、姊姊们一起编草帽贴补家用,这样的身教,让邱春亿从小就非常独立,「我觉得,只要自己肯学,不管什么,一定都能学会。」学、肯学、尽可能地学,成了他自小认知的人生解药。(一场说49次「没有」的演讲 8分钟振奋70万人)

兼5份差研究跨界食品业 还研发炼油机器

邱春亿回忆,他就读台大药学系时,就兼了两份家教;在台大药理学研究所时期,更同时做5份工作,而且领的都是正职的薪水。当时每人平均月薪大约是1000元,可是他的5份正职工作所得,加上研究生的薪水,一个月可以领到6000元,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工作,原本都是我根本不懂的领域。」(苏怡宁跳脱健保框架 打造最强的产科舰队)

「但是我什么都敢、什么都学。」邱春亿说,当年的企业老板普遍认为「台大学生什么都会」,所以即使邱春亿读的是药学,食品厂仍找他去工作。于是,他每天凌晨就起床,研读工作所需的相关书籍、论文,「2点一到,自动起床,从没赖床过。」(陈立:我每周去、连去五年 这就是教育实践力)

至于自学苦读的成果,邱春亿这么说:「当时,我不但帮公司研究如何从黄豆抽取黄豆油、精制时如何脱色脱臭,还自己研究机械学,帮公司设计生产设备,告诉铁工厂我要用多大的油桶、用多厚的铁皮,才能做出精制油的机器。」未知的领域,从来不是邱春亿的禁地,而是他永远乐于闯荡的战场。

取得硕士学位后,1964年,邱春亿到美国范德堡大学攻读博士。对于研究,他的思惟和别人迥异,首先是要求跨领域。他说,多数人在做研究时,喜欢用和自己同科系出身的人,这样他们才有共通的语言,容易举一反三,不会浪费时间在沟通上,「可是我一定要用不同领域的人,我学药理,我的研究室要用化学、动物、物理等不同科系的人,因为他们可能异想天开,给我一些新的刺激。」

(阅读全文)更多精彩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