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分心非「坏孩子」 恐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找上身
▲冲动、分心非「坏孩子」,小心是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找上身。(图/台北慈济提供)
一名六岁男孩,经老师反映,平日在课堂上容易分心,并有过动、冲动等行为发生,已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及人际关系,就医后诊断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经治疗后,目前二年级的他,已经能专心上课,不再坐不住,表现与一般的孩子无异。 台北慈济医院小儿科蔡文心医生表示,ADHD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疾病,根据卫福部资料统计,国内ADHD的盛行率推估约在百分之5至百分之7,产生的原因不一,举凡遗传基因、神经病变、环境刺激、生理因素等,都可能造成有孩子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症状发生。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所带来的影响,通常是因注意力不足造成学习成效低落,进而产生挫折、自卑、严重者甚至会造成负面的人际关系。因此,为改善因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负面连锁反应,蔡医师建议在孩子学龄前,家长可以多留意孩子的行为,若有发现任何病症,可尽快就医咨询。
▲过动症影响人际,医吁快治疗。(图/示意图,非文中当事人/东森新闻)
治疗ADHD的药物,若干家长有认知上的误解,对于药物的依赖性、成瘾性、安全性等问题产生疑惑,不敢用药治疗,而延误治疗的黄金期,蔡文心说,治疗ADHD的药物已经发展了很多年,药物的安全性非常的高,目前只有部分的案例会有食欲被抑制的副作用。药效方面,有分短效型与长效型,长效型药效约12小时,短效型药效约4小时,短效型药物建议下午5点后不使用,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根据目前的资料,ADHD经过医师诊断后,如判断需使用药物的孩子,透过正确的用药,约有80%-90%的小孩,情绪稳定的程度都有显著的提升,但其实绝大部分孩子属轻症,并不需要使用药物,家长可以透过行为治疗来改善孩子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现象。 以美国游泳奥运金牌「飞鱼」Michael Phelps为例,蔡医师呼吁父母,即便孩子经诊断后为过动,也不需太沮丧,应多给予正向的鼓励与赞美,让孩子适性发展,快乐学习,被更多人了解与接纳。另外,蔡医师也建议,家中若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孩子,家长可拨出时间,陪伴孩子进行适度的运动发泄精力,透过部分门诊案例发现,运动不但有机会能改善过动的症状,还能增加亲子间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