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非不乖!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5大Q&A
小明自从上小学后就常常出状况,不是上课发呆、爱讲话,要不然就是习题没写完被留校加强,为此老师特地打电话给妈妈,建议妈妈带小明去医院看精神科,看看有没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的问题。
▲身为家长的你该知道,注意力不足过动症5大问题(图/优活健康网提供)
其实,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很重要,一旦理解有误或不愿意配合治疗,对孩子来说伤害恐是一生的。因此,以下也归纳临床上常见的问题,让医师来解答:
1)注意力不足是什么?
医师解释,注意力不足指的是「不能稳定的维持专心的状态」, 这样子不能稳定维持注意力的状况,会影响很多层面,比方说:无论是做事或是考试都很容易粗心,常掉东掉西,也因为要维持注意力比较费力,常会回避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所以不喜欢预作计划,于是做事容易草率拖延,也常因回避整理的工作,而使得生活环境一团混乱。
2)与过动/冲动的差别?
至于过动的现象就比较好理解,举凡坐不住、横冲直撞、爬上跳下、体力特好等,但过动的现象也不仅止于动作,像是爱讲话、思考跳跃也是过动的表现。此外,过动也常常伴随有「冲动」的现象,比方总是插嘴、不能等待等。
且研究中也逐渐证实,「注意力不足/过动/冲动」这三种现象很常同时发生,都是源自于大脑发育的不成熟。但也有可能只有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发生而已,因此,也有不少人只受注意力不足的困扰所苦,而没有过动或冲动的现象。也因为这样,常说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并不适合用「过动儿」来简称,毕竟受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所苦的人,可不一定都有过动的困扰!
3)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诊断方式?
要判断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包括医师的详细问诊,也要配合专门的心理衡鉴。但有些爸爸妈妈会有疑虑,精神科不是都是在看有精神方面疾病的人吗?其实精神科服务的范围,除了严重型的精神疾病,有更多的求助者是因为情绪困扰、压力事件、自律神经失调等,而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也包含在这当中。
4)如何治疗?
若是被诊断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科学证据公认有效的像是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这都有赖医疗团队的准确评估以及爸妈、孩子、医疗团队三方的长期合作。
5)大人也会注意力不足?
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注意力不足过动的现象随着年纪增长会进步,但也有可能会延续到成人时期,也就是说,成年人当中也会有部分人从小就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的现象,到了成年还是深受注意力不足过动所苦,比方说在工作上常常遗漏或拖延、总是生活在混乱和修正的恶性循环中。
资料来源:优活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