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孩童 医疗发现新方法

▲7岁以前孩童约有3%至5%的会出现过动的症状。(图/达志示意图) 文/吴美枝

近几年来新闻中常出现学龄幼童注意力不集中、过动、坐不住等的报导,使部分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过动」倾向,也让人怀疑过动患者是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老一辈的人对这现象总会说:「小孩子嘛,『顽皮』是天性长大后自然就会改善。」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台湾大学心理系范利霙博士(现为长荣大学心理系助理教授)对此表示,现今神经影像的诊断技术可以有效协助「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判断,因此临床上有越来越多的小孩能够及早发现有这问题,并且及早接受治疗。

她表示,确实有一部分「顽皮」的小孩在长大后过动与易冲动的表面症状会慢慢减少。但是有些小孩即使到了成人仍有明显的「症状」,例如:坐不住、急性子、无法专心、忘东忘西情况,导致工作效率低落,甚至会「过度热心」地帮助他人,这也是病征之一。凡此都会严重影响他们人际关系的发展

过去研究发现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切入点很多,但范利霙博士、周泰立教授与台湾大学精神科高淑芬主任的研究团队特别研究脑部「抑制控制」能力与「视觉处理」能力这个区块。在实验方法上,他们选择无辐射伤害且对脑部结构分析清晰的「功能性磁振造影」法,同时结合了临床常使用的「神经心理测验」,以分析病患的「外在行为」表现,与当下「脑部活动」的变化情况,去了解「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患者的「抑制控制」能力与「视觉处理」能力的关系。

实验步骤是让受测者观看文字意义干扰数字处理的图表,检视其能否「抑制」图表中「文字意义」所产生的干扰,而做出正确的「视觉处理能力」抉择。结果显示,注意力不足的过动者需要比「正常人」多一点的时间做决定,而且错误比率还颇高。这表示,病患需要比一般人耗费更多的「力气」进行「抑制作用」。

如果以「功能性磁振造影」检视脑部活动,会发现更多特别的现象。例如仔细比较与「抑制作用」有关的「右额叶」、「前扣带回」这两个部位,研究人员发现「过动症」患者比「正常人」出现更多的「活化现象」。这可能是病患的大脑在这些关键区域透过「增加活动」的方式,去「补偿」自身不足的「抑制能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部位就是与「视觉处理能力」相关的「左顶叶」,在这个部位,正常人的活化度较高,表示「视觉处理能力」较强,能够正确接收讯息并快速处理。但「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者的大脑在这个部位的活化度就明显不足,也就是他们的「视觉处理能力」比较弱。

然而,这研究团队也提到:「注意力不足过动症者」的脑部会因为视觉处理能力不佳与抑制能力不足而自行产生「补偿机制」。这意味着,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能有效引导这些「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的孩子,让他们在成年后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研究成果让相关患者的治疗出现了一线曙光

作者吴美枝 | 《科学发展》特约文字编辑,本文刊登于《科学发展》2016年4月,520期,64 ~ 65页,以及《科技大观园-科技部网站,经作者同意授权全文转载。★图片为版权照片由达志影像供《ET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达志影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