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常培力看台北城市新貌
编按:「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香港部份2月16日起自4月23日于香港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登场。由台北市政府指导、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龚书章、曾成德与曾玮共同策划的「台北的故事:日常培力」(Urban Network Booting)展, 以台北花博、URS(都市再生前进基地)、老屋改造大作战及台北创意街区等主题,勾勒出台北都市再生的图像。
在本次「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我们希望能借以台北城市在各种历史与生活的时间向度,以及多元混合的场所向度之间所形构出的「平凡而伟大」的城市,来回应今年的展览主题「城市创造」。
我们企图以各种不同的凝视来观看存在于台北的各种或看见、或看不见的「公共性」和「私密性」;进而让这个以生活面貌为蓝图的有机活力,来与这个城市建构积极地对话,而形成都市空间永续 、创意发展的愿景。因此, 我们将这个台北馆的展览主题定为「台北的故事:日常培力」。
读过台北城市身世的人多少都知道,作为一实质具有现代都市规模的「台北」,是由三个不同时期发展出来的市街所组成:先是清领乾隆时期(1736)浮现的「艋舺」(今万华),再来是咸丰年间(1850)发展出来的「大稻埕」,最后则是光绪时期(1884)兴建的「城内」(台北府府城城墙之内)。这三个市街所构成的「台北市」,在1920年「台湾市制」政策实施后才真正宣告完成。
清领时期,艋舺与大稻埕的发展与昌盛,主要由宗族、信仰以及行会三者构成的地方势力在支持,而据以凝聚地方共识的社会基层组织「街庄」虽具有行政单位意义,但一开始却是自然形成的居民自治聚落。街庄在国家征税等较为重大的议题外保有自对内的事务弹性,街庄间也会订立规约以维持社会秩序。国家对地方社会有一定权力的释放,并借此获取地方资源之援助,致使街庄与国家权力间形成了条分离却协作的弹性互惠纽带。
然而这样有着特殊张力的台北,却在日本殖民时期被打破与重构,开始积极将传统的地方社会剥除,把源于西方的都市规划知识转化为统治技术、进行均质化与可视化之空间治理(governance),促成如今台北看似理性的现代都市空间图像。
从都市更新到再生
于是昔日有着主体性的「人民」与具有诗情的「土地」消失了,变成被编入国家权力系统的一个个可计量、且易于精确理解 / 控制之数字。自此,靠着市街群聚长期发展而来的「场所」(place),大抵变成了被国家主权与资本支配,没有差异、缺乏居民互动的都市「空间」(space)。
而自上世纪四、五零年代以降,都市空间治理转以都市更新(Urban Renewal)为主轴,这是一种「推土机」政策,将既存的空间纹理铲平、重新加入新的都市形式(pattern),这种策略在欧美各地行之有年,然而近年来欧美的都市发展观念反而开始转向「都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 一种更为强调都市的有机体质,最终目标是为区域带来整体经济与文化活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新想法,很可惜我们在大部分的亚洲城市里仍看到都市更新的概念持续进行中。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是句耳熟能详的对城市之描述,可以说,城市正是文化的道成肉身。发展已届两百多年历史的台北,犹如一中年城市,是时候该思索、拓求自己下一阶段的生命广度与深度。我们不禁想问:能否借由我们的专业让曩昔由居民集体生命积累的场所回返?日常培力(Empowerment)有没有可能在这拥有不少老旧街区的城市里,借由都市再生的辅助发声?
首先,我们提出一种阅读台北的新进路作为本次策展的大前提:「双重凝视」(Double Vision)。双重凝视是一种公私并存与互嵌辩证的动态,其内涵和Michel de Certeau 针对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所提出的对照概念「战略」(Strategy)及「战术」(Tactics)相似 ── 公部门由上而下(Top-Down)地提出都市空间的生产与配置,民间则自发性自下而上(Bottom-Up)地从这些被给出的限定空间中创造出属于个体的多元印记。
(文转B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