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嘉麟:产金彻底分离 防堵金融业成私人金库

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方嘉麟。(图/翻摄自政治大学法学院网站

财经中心台北报导

产金经营议题永丰弊案再度泛起讨论,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方嘉麟表示,目前讨论到产金是否要分离,主要是为防范过去因发生跨业经营和实质控制所产生的诸多弊端所致。就公司治理角度来看,产金若能彻底分离,也确实能够杜绝产业界将金融业当做个人金库现象,但这一切仍须借由法规强化的力道才会有效。

方嘉麟指出,问题在该如何做到彻底分离?毕竟就产金分离原则而言,大多是担心因金融业的特殊性,一家金控公司、银行保险公司董事长,若还担任其他产业的经营者或董事,很有可能会因当发生财务缺口时,会发生挪用金融业大部分存户保户资产去填补,损及民众权益不法情事;或是利用金融业庞大资源投资挹注在其他产业领域上,快速膨涨与发展,产生不公平竞争力等。

「但问题不在是否真的兼任经营者或董事,可以有机会上下其手,而是重点在于金融业本身的公司治理是否有良善。」方嘉麟以永丰金弊案为例,强调一切的问题是出在「人的行为」。

就算产金不分离,假设企业内部的内稽内控有上轨道,在金融业中的每一块钱要怎么花,都会达到公司治理的标准。至于强制产金分离,当然不法情事发生的诱因就会降低,不过真的在台湾现况要做到彻底分离,方嘉麟形容会是像「天边彩虹」一样,相当地困难。

所以方嘉麟认为,除透过产金分离法制化动作外,同时仍需要强化金融业的内控与治理能力,进一步让独董制度在内部能够产生抗衡力量,才能让有意违法的有心人士有所顾虑,而不能兴起可只手遮天的侥幸心态

方嘉麟强调,目前社会持续探讨产金是否该彻底分离议题,结合政府民间的力量,有助于推动公司治理应有的意识观念,是个很好的方向。只是重点不应只是重视在产金分离原则下,谁不得兼任经营者或董事等职务表层贴标签形式,而应该着墨在这些关系人等的个人行为,透过法规的强制力进行管控,才是实质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