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关键发现了! 中研院:靠「TIC236这座桥梁」

▲中央研究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李秀敏。(图/中研院提供)

记者崔至云台北报导

人类粮食几乎全靠植物光合作用而来,其中,叶绿体蛋白质输入机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中研院终于解开叶绿体运作之谜,发现蛋白质进入叶绿体行光合作用时,必须透过「TIC236」这座桥梁,才能进入叶绿体内,若是没有这座桥让蛋白质通过,不仅叶绿体会「缺工」,植物也会在胚胎发育阶段死亡。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秀敏团队历时7年,用创新方法找到能让蛋白质穿越叶绿体外围双层膜的桥梁通道,并将其命名为TIC236,成功解开叶绿体运作之谜,这样研究成果有助掌握叶绿体的构造,进而了解植物的演化史。研究论文已于11月21日登上知名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并获专文推荐。

▲李秀敏圑队研究结果显示,「TIC236」提供了蛋白质穿越叶绿体双膜的联结桥梁。(图/中研院提供)

李秀敏形容,如果把植物的细胞看成是一座城市,细胞中的叶绿体就像是「城市农园」,专责生产食物。而农园里所需工人,就是来自城市各处的蛋白质。然而,叶绿体外围的双层膜,就像是农场周围的两道墙,中间还有一条护城河,而在两道围墙间搭建起一座连结桥梁(TIC236),才能让蛋白质顺利进入叶绿体内部「工作」。

该研究发现不仅解开叶绿体运作机制的谜底,更意外发现,TIC236是由蓝绿菌的一个类似蛋白演化而来,对叶绿体的「身世」提供一条有利的线索。在生物演化史中,远古的某个蓝绿菌,被其他单细胞生物吞噬,逐渐演化为现今植物中的叶绿体,改变了整个地球生态

李秀敏也提到,过去研究难以对叶绿体外围的双膜有精确的分析,是因为叶绿体内部含有大量叶绿饼,其成份会干扰质谱仪分析结果,但这次研究首先突破材料取得的困难,从与叶绿体相似、却没有叶绿饼的白色体切入,终于找到蛋白质穿越叶绿体外围双膜的连结桥梁。

▲研究团队发现,植物叶绿体蛋白质输入系统骨架,包含外膜通道TOC75及联结桥梁TIC236乃是由革蓝氏阴性细菌(包含蓝绿菌、大肠杆菌及莱姆病螺旋体等)的BamA-TamB分泌系统演化而来。(图/中研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