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很爱买储蓄险 解约金高纠纷多诉讼也常吃败仗

民众务必了解官方没有核准一张称为「储蓄险」的保单,只是一种行销比喻话术。(图/记者黄克翔摄)

(新增网友回应)

记者李蕙璇台北报导

许多民众一听到「储蓄险」就以为跟在银行邮局存款相同,想提钱就可随时领回。其实不然,储蓄险提前解约就得扣一笔违约金。如果遇到财务困难无法持续缴交保费,就可能会像许多保户般,储蓄险愈存愈薄。而这类纠纷频传,保户多因自己没有看清楚条款,申诉、告上法院也只能吞苦吃败仗。

网友表示,要保险就买「纯」的保险就好,这种储蓄险买到期满,绝对不会还你全部的钱更别想有利息。所以这种所谓储蓄险根本是诈骗商品,千万别被保险员或理专的话术给骗了。还有网友说,每次到银行办定存都会被推销,行员理专讲得都天花乱坠的,事实上储蓄险跟定存不一样,曾经差点受害,还好在保单审阅期中把它退掉。

来自台中牙医的保户询问ETtoday记者,他在一、二年内签名买了20多张高额保费保单,年缴40、50万到数百万元都有,累积起来也缴了1千多万元。只是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年年缴这么多保费,以为买的是「储蓄」保险,就跟保险业务员说想解约,结果才知根本没有办法拿回已缴的全部1千多万元,气得他向金融消费评议中心申诉无功而返,只能改走法院诉讼求助法官

记者细看这位保户的保单,名称多是「利率变动寿险」,细阅保单条款,从头到尾也没有用「储蓄」二个字。

保户跟记者说,当时听保险业务员推销说买这个保险的利息,比放在银行邮局还高,就把原来放在银行的定存解约,改买「利率变动型寿险」。那时都没有听到业务员提醒说,买这个保险有绑约期,提前解约得付违约金。后来实在是买了太多张,搞到自己无力缴费,只能听保险公司建议办理解约、减额,保费也没拿回多少。

金管会提醒民众储蓄险非定存。(示意图/记者张一中摄)

记者访查许多民众,很多人说常看到网站广告「买储蓄险找XX人寿」,都听过储蓄险,甚至还有买。但当记者问说「保单有写储蓄险吗?」民众多是答说「不知道,没有细看保单」。记者则查询保险局核准的保单,并无「储蓄险」名称。

保险局官员表示,已经多次提醒保险公司不能用「储蓄」来宣传保单,仅能说是一种「帐户累积保单价值」的保险商品,而且就像「买手机绑约」提前解约会扣违约金一样,保户满期前想拿回保费,会依保单条款约定被扣解约金,当作支付保险公司一些行政经营成本费用,民众务必要多加了解,也会督促保险公司改善。

延伸阅读

小心储蓄险愈存愈薄 资深保险主管:有3点地雷勿碰

►小心业务员乱卖 长照失能险「不一定」可以马上理赔失智症

►祭出「帝王条款」索退全部保费 法官多一面倒判寿险公司惨败

►解约亏很大!储蓄型保单提前终止 25万保费只拿回9万

►180万想买储蓄险被诓 80岁老翁:理专拖延拒解约投资保单

►一句LINE回话 视障按摩师苦求退还300万 保险公司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