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中俄极地海警合作 台海能复制?(蔡裕明)
中俄深化北极军事合作,美国北极大使:释放令人担忧讯号。(图:shutterstock)
2024年9月,中国与俄罗斯的海警船队于北太平洋和北极首次进行联合巡逻,展现两国对于极地关键航道的合作与控制。
根据中国海警所发布的讯息,中国海警所属的梅山舰、秀山舰与俄罗斯海警的堪察加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克号(Petropavlovsk-Kamchatsky)、堪察加号(Kamchatsky)组成舰艇编队,于9月21日在北太平洋的公海上进行首次联合巡逻。随后,舰队抵达北极海,这是中国海警舰艇首次进入该区域。
此次中俄两国海警演练与合作,标志着中国扩展海上执法范畴,不仅检验中国海警船舰在陌生海域遂行任务能力,同时参与极地区域海洋治理。值得予以重视的是,中俄两国还根据联合国大会46/215号决议及《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对作业船只进行检查,并进行联合搜救、损害管控和搜索违法船只之演练,展示双方协同作战能力。
中俄极地合作之深化与扩展
随着乌克兰战争导致俄罗斯与其他北极国家中断合作,莫斯科转向与中国寻求强化更为深入的新伙伴关系。而且,随着气候变迁和全球贸易格局的转变,北极地区在21世纪将成为多国竞逐战略要地。
中国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首次提出「极地丝绸之路」概念,自认为「近北极国家」,期望在北极的安全治理上扮演更为积极角色。在战略意涵上,北京可透过「一带一路」战略延伸至北极,以「冰上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南北两翼。这个观点正结合地缘战略理论中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即中国试图通过强化两翼的运输基础建设(南部的印度洋与北部的北极航道),来稳固其地理优势。
中俄两国于2023年5月签署《加强海上执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后,在2023年下半年进行高层次工作会晤,中国海警先以观察员身分参加俄罗斯所举行的「北极巡逻2023」反恐演习,后才于今年9月13日至10月17日「太平洋巡逻2024」(Pacific Patrol 2024)联合巡逻与演习。
中俄两国从高层会晤到工作级别会议,可以看出北京与莫斯科不断强化海警层面的合作。并透过年度计划,如「太平洋巡逻2024」,两国海警已将联合巡逻行动常态化,并将其纳入双方例行计划中,形成持续性的合作模式。
海警船舰不同于军舰,海警的海上执法往往被认为「非军事」或「准军事」单位,其职责主要在于海上执法、救援与保护资源,因而较少被认为具有直接军事挑衅意图。中国与俄罗斯的海警合作,既可降低军事敏感性,更可灵活扩展在北极与北太平洋的行动自由。
从存在舰队到北极战略
除马汉之外,另外一位海权论者科贝特(Julian Corbett),在《海上战略原则》(Some Principles of Maritime Strategy)则对现代海上力量之运用提供不同于马汉的理论支撑。
他认为,海军力量不应孤立运作,而是必须与陆军与国家政策密切配合。科贝特主张海上力量的运用往往属于有限战争,透过封锁与干扰来实现战略目标,而非追求全面海战胜利。他进一步认为,海军应该专注于控制战略通道,而非仅仅追求歼灭敌人舰队。
于是,科贝特提出「存在舰队」概念,即使舰队不参与实际战斗,其存在本身也能达到战略目的,并对潜在竞争对手造成心理压力。他亦强调海上封锁之重要性,认为封锁可以达到干扰敌方经济、施加战略压力的效果。
而在这些理路上,中俄海警合作之战略意涵,不仅限于展示海上力量,更涵盖扩展政治影响力与地缘政治格局,包含名为共同维护北极航道和保护渔业资源,支持双方国家外交目标。
其次,在北极与北太平洋,中俄可能采用有限战争策略,如透过巡逻和干扰来维护各自的经济利益、确保航道自由,而非直接进行战斗。于是说,中俄两国正借由常态性的巡逻行动,使得两国得以透过舰队「存在」于北极与北太平洋,还可以随时对经过该地船只进行检查或施压,这在无需「宣示封锁」情况下达成控制航道。
更进一步来说,科贝特提出海上封锁为达成战略目标之重要手段。中俄在北极和北太平洋的联合巡逻展示具有「潜在」进行海上封锁能力,并且具有应对未来非传统威胁之效。此举还为双方在该地区提供保护海洋资源、打击非法捕鱼等方面创造更大范围的影响力,高举保护海洋之名,更可避免来自美国或其他紧邻北极国家的批评,中国更借此在北极事务获得更多话语权。
中俄海警合作战略影响与未来发展
海权理论家科贝特强调,控制海上航道与资源,对实现战略目标比战斗胜利更为重要。中俄海警合作未来将着重发展联合巡逻、扩大执法范围及建立情报共享机制。
首先,随着中俄两国在北极与北太平洋海域的海警合作逐步常态化,双方有可能进一步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发展海警合作标准作业程序,订定共同应变计划,或建立极地海域运输安全机制,从而加强在北极和北太平洋的战略存在,并对他国形成长期性的吓阻,避免其他国家的联合抵制。
中俄在极地地区进行联合巡逻也有助于两国保护并扩展其经济利益。就目前情势而言,中俄两国可能共同进行航道开发。其因在于,第一,北极航道受全球暖化影响,融冰趋势明显,此一变化提升北极作为新航道之商业运输价值;第二,中俄两国均面临稳定航道运输的战略需求,尤其希冀降低对传统航道依赖;更为重要的基础在于,双方在破冰船技术领域已建立合作基础。
此外,中俄双方可能逐步扩大海上执法范围,特别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航道和关键节点。这种「切香肠」式的扩张策略,可以避免引发直接对抗,但确实地扩大影响力范围。尤其是在北极航道等现阶段争议性较小的区域,更易取得正当性。
最后,两国可能在极地地区建立情资交换机制。表面上是为有效打击跨国犯罪,共享情报资讯,但实际上可借此掌握与分享区域内各国活动动态,包括船只航行、海上活动等战略情报,形成一个全面性的区域情报分享网络。
在台海复制中俄海警合作?
随着中俄在北极和北太平洋地区进行海警的联合巡逻和执法合作,这种新型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两国在极地影响力,也为中国在台海地区的行动提供示范效应。
首先,中俄海警部门的联合巡逻和海上执法合作可能成为一种示范,显示北京计划并有能力在敏感地区实行有效的海上控制和封锁。这项行动表明中国可能实施类似手段,运用在东海、台湾海峡或南海等西太平洋地区,或可能通过海上巡逻和封锁行动加强对台湾压力,甚至在不发生直接冲突情况下试图孤立台湾。
中国逐次扩展在北极与北太平洋的巡逻范围与「合法」执法行动,借由「打击非法活动」为名,展现北京可能借此逐渐测试此种「切香肠式扩张」政策。以海警单位加强对台湾周边的巡逻,测试《美日安保条约》与今年5月才开始的美日韩海洋安全保障架构,达到「不宣而战」的封锁或施压效果。这种兼具合法性与战略性之作为,正逐步改变印太地区的安全战略格局。
(作者为实践大学通识教育二中心副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