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业务挂零 10亿现金流消失 新东阳惨亏仍攻迪化街关键

东阳总经理:麦升阳图右)。(图/骆裕隆摄)

如果你接班20年,碰到肺炎疫情冲击首度遇到亏损,你是缩减成本度小月,还是大手笔投资新据点?

近期以伴手礼著名的53年老店新东阳,选在拥有170年历史的迪化商圈,花新台币2千万元打造巴洛克风格门市。虽然附近已有数家风格咖啡馆、潮流酒吧,该店竟也布置起座位区、首度贩售精品咖啡。

新东阳是国道服务区营收冠军、机场土特产区最大经营者,2019年营收新台币近35亿元。

但,该公司总经理麦升阳受访坦言,受疫情冲击,占营收19%的机场业务,2020年几乎挂零,少了近10亿元现金流,是他进入家族事业20年来首度亏损,达新台币1亿元。

坚持买门票逻辑

「我在赌这商圈会是趋势

企业遭逢冲击,通常会尽可能缩减开支度过寒冬,为什么他却花钱展新店

「我在赌,从我的经验判断,这商圈会是趋势。」他解释,「台湾到处都有夜市,不一定要逛士林;但是有老房子味道的街景,只有大稻埕有。」

确实,这几年迪化街街区有不少知名连锁店进驻,星巴克租下富商古宅,打造保安门市;日本百年相机品牌Olympus也开设旗舰店。

但他并非因为别人进驻才跟着动,背后是他一贯的「买门票」逻辑。

他在1992年自美返台进入家族企业,从基层做起。2000年,一件事情让他印象深刻。当年亚洲最大肉干品牌美珍香登台,选在东区Sogo斜对面钱柜旁边开出一号店,当时东区租金高涨,这布局摆明广告效益大于获利考量,但美珍香却为了巩固品牌,大胆投资。

当时担任新东阳副总经理的麦升阳心想,「我们开不出这家店。」因为公司主管们保守的老大心态,认为美珍香这单店会每月亏新台币20万元,不可能撑下去,且新东阳已经是老大,没必要这样做。

但他却看到,公司宁可买大型广告看板,每年花费上百万元买广告,却不敢在热门商圈占地盘,用租金换广告效果,尝试策略型展店,只做传统广告,沿用旧模式的保守思维,会让公司失去很多机会

他很担心,团队第一名当久了,就留在舒适圈,不敢挑战新做法;当美珍香、快车、黑桥牌都在追赶新东阳,团队还执着单店绩效与盈亏,保守思维对未来发展不利。

2012年他接任总经理,遇到一个「占地盘」」的选项。当时,由新东阳经营的国道营收王——清水服务区,将于2年内换约,该年度评鉴委员就提出缺失,认为2楼商场使用率过低,建议改善。

于是,他花2千万重新装潢、付补贴金请走原本的厂商,邀请Subway、日出茶太进驻。当时,公司资深主管们担心2年后没得标,就白投资了,建议下次续约成功再改善,他却认为,换约在即,不改进就注定被批评,「连任」优势会流失。

因为顾好这个「门票」」,2014年,在南仁湖、统一、微风等7家经验、财力俱丰的劲敌环伺下,新东阳顺利续约。「投2千万,换后面6加3年的合约,值得啊!」他说,这投资让他稳住年营收逾7亿元的金鸡经营权

指标门市的重视,这家从肉品加工业发迹的企业,在经营机场、国道等特殊通路加持下,10年间营收翻倍,光是国道与机场通路,就占了营收近5成。

2020年,碰到疫情冲击,仰赖国际旅客的机场业绩挂零,近2成营收蒸发。让他意识到,得加强与在地客连结,取得关键「门票」」,才能生存。即便亏损,仍依计划以千万元改装永和台南门市,评估改装后,单店至少营业额会成长2成。

投资2千万不设KPI

就想要年轻人的那句wow

即使他的叔叔、董事长麦宽成当面质疑「花这么多钱投资,能回收吗?」担负首家复合式形象店任务的「迪化门市」,依旧选在疫情正炽的深冬开张。

这是因为,要买年轻人心目中的「门票」」。这几年,新潮糕饼、伴手礼店如雨后春笋,半百资历的老品牌反成包袱,「为什么年轻人要走进来?」他自问。

迪化街商圈有年轻人认同的元素,却一位难求,他等待4年,终于在疫情期间等到进驻机会。进驻文青商圈、开卖咖啡,标榜招牌现炒肉松、现烤肉干,耗资新台币2千万元,是一般门市4倍,但他对这家店却没设量化KPI指标,唯一目标是,「换得客人一句wow!」

最近,他也开始与消费者沟通10多年来做的生产履历、绿工厂,投资6年的植物肉事业也到了收成期,这些都是为了争取新时代消费者的支持。

不过,疫情的不确定变数,还是考验这家老字号食品行,当迪化街商圈人潮下滑,如何证明这项投资得以回收,谁也不知道。或许要等数年后才能回头印证,这个逆境买门票的逻辑,能否让这家老店,转亏为盈创造另番局面。

《商业周刊17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