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年改案三读! 退休年龄将延长、所得替代率也降了

▲立法院三读公教人员年改法案。(图/记者翁嫆琄摄)

记者翁嫆琄/台北报导

公务员后,立法院29日也三读《公立学校教职员退休资遣抚恤条例》,完成民进党政府年金改革的第二步。根据三读条文教师满58岁才能领月退、中小学以上的教职员则有缓冲期,2026年起将每年延长至65岁;而教师的18%优存也将在2年后归零;所得替代率也比照公务员,要从10年降至60%。

公务员年改案经3天逐条处理终于在近日三读通过,立法院也随即处理公立学校教师部份,并在今天下午顺利三读所有条文,影响的包含公立中小学、高中、大专院校等教职员。据年改会统计,退休公校教职员现约11.8万人,平均月领68052元,更有超过8成的人月领逾6万元。

根据三读条文,公立教师的月退休金地板也比照公务员定为32160元,低于此金额的将能维持18趴优存利率;同时,公立教职员也可在育婴留职停薪期间继续累计年资,但年资采计的提缴费用须全额自付;退休金计算基准上,也比照公务员采最后15年平均俸额

至于公立教师的所得替代率,也比照公务员版,已退休的教职人员,年资满15年的所得替代率为45%,分10年降至30%;年资满35年者,所得替代率则为75%,分10年降至60%。

▲公立高中职及大专院校的教师自2026年后退休年龄将每年增加1年至65岁。(图/记者季相儒摄)

而教师的争议在于退休起支年龄,现行教师的月退起支年龄采「75制」(年龄与年资合计75才可退休),虽然教师要求退休起支年龄应设在55岁,但最后仍通过民进党团版,条文明定,公立学校教职员任职满15年、满58岁可请领退休金,但应随平均余命延长与职场人口结构变化适时调整;除高中以下学校校长及教职员外,其余教职员自2026年1月1日起,请领年龄每年提高1岁,以提高到65岁为限。不过,自愿退休仍要满足任职满5年、年满60岁,以及任职满25年的两个条件

教育部长潘文忠之前表示,过去担任教育工作者多在22岁左右进入职场,但2011年后变成近29岁才进入,以服务30年来算,中小学教职员在60岁左右退休比较适合;而在民进党团与全教协商后,决定释出善意,降低2岁成58岁。

而为禁止双薪肥猫,三读条文也规定退休教职员经审定支领或兼领月退休金再任有给职务且有下列情形时,停止领受月退休金权利,至原因消灭时恢复之,停领原因包含再任由政府编列预算支给俸(薪)给、待遇公费(以下简称薪酬)之机关(构)、学校或团体之职务且每月支领薪酬总额超过法定基本工资者等。

同时,三读条文也包含「狼师条款」,教职员在职期间涉有校园性侵害案件,其行为未被发觉以前依本条例先行退休、资遣或离职后始发觉,并经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确定者,应自始剥夺其退离给与,已支领者应追缴。而教师也和公务员一样,离婚配偶有月退请求权,最高可要求到1/2。

除了育婴留职停薪年资并计、可携式年资等年资并计、年金分计等条文外,公务员、公教人员年改法案皆于2018年7月1日开始施行。下一个即将登场的,正是民众关注的政务官部份,《政务人员退职抚恤条例》的18%等关键条文,预计将可比照公务员、公教人员版本,而部长级的所得替代率,降幅将会比前2个版本多,该法案本周可望完成二、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