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入膳入方 祛痰助开嗓

初冬时节,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的万亩桔梗迎来收获期。(新华社资料照片)

桔梗入膳做菜,入方作药。(中新社)

桔梗入膳做菜,入方作药。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桔梗,白色,入肺经,因此对于肺系疾病尤有奇效。

临床中最常见的感冒、咳嗽、咽喉肿痛,大多离不开这味药的。再有哮喘、肺痈、肺痨等疾病的处方用药,几乎都可见桔梗。纵观桔梗的六大功效,也无不与肺系有关:开宣肺气、开胸散结、祛痰排脓、利咽开音载药上行入肺、畅利二便(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系病痛 常见桔梗入药

清代著名医学家黄元御写过一本叫《四圣心源》的医书,里面有个用于治疗鼻炎的桔梗元参汤: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克。

他认为,鼻炎是人体内的气机升降转得不太灵光了,导致上面的气机堵塞,鼻窍不通,而这个方子可以升降气机,去除寒邪,有治疗良效。此方中,升提药与下降药配合,升提有桔梗开肺气、解毒排脓,元参润燥解毒,茯苓去除水湿、助脾气之升,生姜升散在外表之寒;下降用杏仁降肺金之气,半夏和胃降逆,橘皮清理肺气、化痰降逆。

名医处方 巧用桔梗

电视剧《老中医》的老中医丁甘仁就特别喜欢用桔梗,而且在不同的疾病中都能灵活运用,剂量极轻,却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丁甘仁指出,桔梗能「定痢疾腹痛」,用来治疗下痢赤白脓血、便后脱肛,治疗女子崩漏带下。他还利用桔梗透脓之性,与皂角刺、穿山甲配合排脓行血,消托兼施,治疗男子肝病,漫肿而硬、按之疼痛、大如手掌者。

桔梗配甘草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宋仁宗御名如圣汤,王如古医垒元戎》以之为底方,随病症不同配用不同药物。药随症变,不变的是桔梗和甘草:失音无声加诃子,咳逆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酒毒葛根,面目肿加茯苓,咽痛牛蒡子竹茹,肺痿加阿胶,发斑防风荆芥,声不出加半夏。

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的谭电电从小练习京剧,可惜这位少年突发扁桃体炎,经西医诊断需要马上手术,这对于一个靠嗓子吃饭的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因此,手术之事也遭遇了京剧老师的反对,这才让他想到去求助中医。

没想到的是,66岁的老中医郑日新竟然只用了五味中药,不仅让谭电电免受手术之苦,更是完好地保住了他的嗓子,令他能够演唱如初。郑日新开出的处方是:桔梗、甘草、紫荆皮、赤芍玄参,其中前两味药的搭配出自《金匮要略》中的一张经典名方:桔梗汤。

对于西医来说,只有手术才能解决的问题,中医却从宣肺利咽、祛痰排脓论治,简简单单几味药,药到病除。

用于治疗音哑失音的中医方子还真不少,不起眼的桔梗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仙拈集》中的回音饮,治声音哑,用桔梗、甘草、乌梅乌药各等份,水煎服。《圣济总录》治肺虚声音不出,用桔梗、诃子、甘草研成粉末,拌入马勃砂糖制丸,用来含化。

桔梗入菜 香可待客

韩国泡菜中,有一道就是用桔梗制成的。在桔梗收获的时节,人们把又大又白的桔梗茎段采挖出来,洗净晒干保存;腌制时将干品泡发,加好配料,腌制一周即成桔梗泡菜。

桔梗是有一定苦味的,所以桔梗在《丹溪心法》叫苦梗,《本草纲目》叫苦桔梗。但桔梗泡菜没有苦味,感觉到的是厚重的酸辣,只是后味有一点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