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书黄金屋 探访百年文化思潮

西川满编撰的杂志设计精美,《妈祖》更因限量发行令许多爱好者争相收藏。(图/蔡耀征摄)

藏书家黄震南翻阅着老杂志,纸页间摩擦地沙沙作响,他缓缓道来因家学渊源,家中早已有上千本藏书,叠成厚实的书墙,依据北、中、南、东、离岛的内容分门别类。黄震南以几本代表作品来穿针引线,一本本旧书仿佛时光隧道,带领我们徐步台北百年来的文化轨迹

在藏书家黄震南的引领之下,纸本承载的思潮变迁让过往的人文历史在脑中更加立体。(图/蔡耀征摄)

台湾家庭生活》由当时杂志界风云人物之一池田敏雄主编,详尽记录宗教至吃食的艋舺常民生活。(图/蔡耀征摄)

新文化运动开拓文坛新风景

1910 年代,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如火如荼展开,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诉求主轴之一,也影响了台湾文坛。1920 年《台湾青年》创刊,后改名为《台湾》,就刊登了许多倡议使用白话文的文章,例如1923 年1 月号登载黄呈聪的〈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与黄朝琴的〈汉文改革论〉。黄震南收藏的某期《台湾》,从封面签名推敲原由台北市议员徐春卿所有,此人在二二八事件时不幸被捕失踪,他感慨地说,「我捧着这本杂志时,更感到历史的重量。」《台湾》不仅是台湾史上第一份社论杂志,也促成了后来台湾新文学的发展。

「白话文的意义并不仅止于更换文字载体而已,更是新思潮与传统的角力。」黄震南指出,从文学史的诸多论战、题材变化,可以观察到新文化运动的火苗一点燃,思潮的风起云涌是挡不住的。白话文的书写种下了文坛百花齐放的幼苗,一旦有了先行者,便引领更多创作者前仆后继,展开求新求变的下一步,催生往后台湾话、日文等不同语言的书写内容,替台湾文坛打开更宽广的康庄大道。

台日文人传述台北民俗风情

「台北从日本时期开始,逐渐成为台湾的文艺重镇、文坛总舵手。」黄震南解释,当时的出版业大鸣大放,甚至已有贩售数量限制的「限量」行销手段。《第一线》于1935 年发行,是民间文学采集的先驱,将闽南话念歌或口传的内容文字化,是台湾本土文化保存的一大里程碑,其中的〈顶下郊拚稻江霞海城隍庙的由来〉,更记载了当时大稻埕的宗教习俗与生活轨迹。

由日本人编撰出版的杂志《民俗台湾》,以丰富的图文记录艋舺龙山寺前,民众欣赏日蚀的景象。(图/蔡耀征摄)

《自由中国》的蒋中正诞辰特辑,展现当时隐晦社会氛围下的直言精神,不仅具有收藏价值,更能窥见彼时文化思潮的演变。(图/蔡耀征摄)

时值1930年代,在地风土民情话题越演越烈,台人基于寻根,在台日人则是出于好奇而研究,不同民族不约而同以同样的热忱投入民俗文学。1936年由李献章编撰的《台湾民间文学集》,是第一本台湾人自己搜集的民间文学,而醉心台湾民俗的日人西川满出版《台湾风土记》,内容描写妈祖祭、城隍爷祭、卜卦、金纸等以民间信仰为基础的创作,西川满甚至用《妈祖》为其杂志命名,每本杂志皆有编号,而且限量发售。黄震南抚触着这些珍藏书籍说道,「西川满企画的书精致美丽,声名传回日本,甚至引起『最美的杂志来自台北』一说。」

池田敏雄也是当时杂志界的重要灵魂人物,其主导的《民俗台湾》发行于1941年,加入更多图像概念,例如有窗花的绘图,篇章〈日食艋舺〉更以照片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人民或抬头直视、或低头祈求,真实呈现一般人不知何谓日蚀的好奇或迷信。他另出版一期《士林特辑号》,写下士林当时的寺庙、古碑、传说、市场。而池田敏雄的另一个身分──国小老师,更有助于他深入考察地方,例如他自学生黄凤姿的家庭生活得知艋舺的吃食、信仰、医疗,还有女性特有民俗文化,像是专解恋爱情事的鬼神「椅仔姑」,从而出版了《台湾的家庭生活》一书。

说着说着,黄震南将书一一翻至版权页,一窥这些书籍的诞生,有的出自松浦屋印刷部(今重庆南路上),有的则是东都书籍,刷刷地印着文言文、华文台文、日文等各类书籍。周边还有台湾第一家有霓虹灯的商店──明治制菓(今衡阳路附近),以现代化的下午茶体验吸引知识分子聚集,而文人墨客时常齐聚的山水亭台菜餐厅(今大稻埕附近),老板王井泉本身就是文化界的活跃分子,「可以想像,当时文人在此聚集、畅谈理念,展现文学的蓬勃生命力,对照如今的城市街景颇有趣味。」

闲话北投》反映出当时文坛对游记书写的热络。(图/蔡耀征摄)

文人笔锋对向在地

然而日本时期的文化思潮,在国民政府来台后,碍于政治因素让日本在台文学几乎消失殆尽,台湾文坛瞬间又成了一片处女地,重新培养起以华文写作为主流的文章。1952 年,围绕在台北的游记书籍纷纷开展,例如《闲话北投》以当红女歌星作为封面,图文并茂记载了旅社、酒家、温泉、舞厅的灯红酒绿,其中还有人物小志,鲜活地展现庶民面貌。黄震南认为,这些软性话题刊物的崛起,是一种时代思潮的投射,「游记书籍的热络,反映出台北已成为迁台人士的新故乡,这种类似探索异国的感觉,在当时蔚为风潮。」

相较于日本时代的众声喧哗,威权政治下的文学则显得隐晦拘谨,也迫使文人绕道而行,避免影射政府,书写偏向超现实主义;但也有文人不甘于噤声,大胆抒发对政府积累的不满,对此黄震南拿出一系列《自由中国》杂志说道,「由于内容刊载许多投书建言,而且标题犀利,开启当代自由言论先河,更启发之后的党外运动。」

1971 年台湾退出联合国,高涨的本土意识引发乡土文学风潮;1987 年解严后,出版业百家争鸣,让多元的观点都能大放异彩;1990 年代,社区总体营造浪潮袭来,黄震南的父亲也是在这个时代被启发,在嘉义船仔头参与改造小农村,让年轻人回流。寻根议题自日本时期后再度兴起,一路延续至今,多数独立杂志以地方小区命题,深入挖掘城乡故事,地方文史团体、回乡的有志青年,更是不在少数。

黄震南认为,台北身为台湾的文化重镇,藏书量位居全台之冠,因此回忆起2006 年刚来到台北之时,自己拿着父亲叮嘱的采购清单,往返于古亭、公馆一带寻书,走遍师大路牯岭街、龙泉街,穿梭于古今书廊、松林书店、旧香居,总能在旧书堆里发现珍宝。他回望这些不同时期、文人编撰的书籍有感而发,「借由寻回一本本旧书籍,就能拼凑出台北城市百年来的面貌。」

(窥看昔日台北文青的风范!)

青年的诞生——文协百年特展

日期:10/11(日)~2021/5/16(日)09:30-17:30(周一公休)

地点:台湾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本文摘自《台北画刊9月号632期》)

《台北画刊9月号6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