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病患陷心灵幽谷!出现幻听幻觉甚至妄想 快找心理师聊聊

身心泰颖医师呼吁民众若察觉身心有状况,不妨到身心科门诊找医师聊聊。(图/台东基督教医院提供,下同)

记者王兆麟/台东报导

「连踏进医院都要鼓起勇气,一进医院又总被药水味道包围着。」一向乐观、开朗癌症病人小美」去年经历一场生死拔河后,开始害怕病房环境,甚至恐惧进医院,自觉焦虑症找上门,求助台东基督教医院身心科。在临床心理师的陪伴下,小美走出心灵幽谷,抛开对病房环境的焦虑,重拾自信,更能同理他人,也站出来呼吁癌友感觉心灵不对了,就应对外求救。

六十一岁的小美2019年因久咳不愈,进一步检查后,确诊罹癌鳞状上皮细胞肺癌,并转移其他器官,受不了奔波台北、台东间的长途治癌之路,转诊回东基血液暨肿瘤内科稳定治疗。去年中,癌细胞危及心脏,及时手术治疗。

小美表示,自己一向勇于面对癌症治疗,但去年的病情起起落落,最担心每次化学治疗前的白血球指数太低,不能住院治疗;若顺利住院,又对三人、两人房的不便与吵杂声很困扰。最后,演变成才踏进医院,就感觉都是药水味,甚至经过医院就感到害怕,独处时常不自觉地掉眼泪,连买珍珠奶茶、盐酥鸡都不太会了。察觉自己心情「很不对劲」的小美,主动求援东基癌症咨询中心专员经转介至身心科门诊。

东基身心科医师林泰颖表示,最常求助身心科的癌症病人以焦虑、忧郁等情绪困扰占最多数,主要是病人认为罹癌对家庭造成负担、对家人感到抱歉、对不可知的未来很徬徨,心情备受煎熬,逐渐与家人相处变得退缩、不愿与亲朋好友说话、无法稳定工作严重者会出现听幻觉、视幻觉,甚至妄想,影响到病人的生活、工作、人际互动与休闲活动。

▲临床心理师潘序彊表示,到身心科看诊,除了服药,还有心理治疗的选择。

小美到身心科门诊时,焦虑症状严重,出现幻觉(到医院闻到旁人闻不到的药水味)、住院化疗度日如年等「心身症」症状。林泰颖医师先给予治疗焦虑的抗忧郁剂,小美难以适应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便建议改以心理治疗。

初期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随着治疗的进展,小美逐渐拥有面对困境的勇气与力量,三个月后改为每两周一次迄今。临床心理师潘序彊说,过程中先协助小美厘清焦虑来源,找到来源后,重新建立新的期待与目标,并肯定勇于改变的动机,进一步引导学习自我肯定,让小美可以把握当下及每次治疗的机会、感受可继续努力的事情,而非对未来层面的担心或对过去的懊悔。

小美说,心理治疗一开始对癌症治疗、前景、家庭没希望,只要谈起就会哭泣,逐渐找到解决方式,还重拾阅读与绘画兴趣,用画笔抒发心情,随着图画颜色渐渐由灰暗到鲜明,与家人的关系已能正向面对,取代负向批评,抛开了到医院的焦虑情绪,不再感觉一直闻到刺鼻药水味。

小美开心分享,几个月的心理治疗,因为心理师的一路陪伴、倾听,帮忙找到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人处事改变很多,更能同理别人,也能耐心倾听与转化负面情绪。呼吁癌症病人不论身体或心灵感觉不对了,就应该对外求救,心灵健康才能勇于对抗癌细胞,不被击倒。

林泰颖医师指出,焦虑、忧郁的第一线治疗除了药物,还有心理治疗。药物是使身体的头痛、头晕、恶心、胸闷肠胃不适等相关症状稳定控制,心理治疗是借由临床心理师的陪伴与引导,让个案诉说痛苦来源,并像镜子般看见、察觉自己、正视问题及找到解决方法。透过临床心理师的协助,帮忙个案自在面对往后的生活。

不仅对抗疾病会影响病人的心情,近来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全国第三级疫情警戒已逾一个月,民众的心情也多少受到影响。林泰颖医师提醒,不要吝惜向身旁亲友求助,并分享五字口诀「安、静、能、系、望」,盼助民众从容度过这段时间。

林泰颖医师说明,「安」让自己保持在身心安全环境当中;「静」让自己心情平静稳定,好好地深呼吸、放松、休息、睡觉;「能」提升自我有能感,即使无法控制大环境,但仍可掌握生活小细节,比如滑滑手机、找有兴趣的事情做,重新找回生活步调;「系」保持联系。拜科技所赐,即便疫情当前,仍有许多远距的联系方式,不要让自己孤单地承受难过的情绪;「望」怀抱希望。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减少听闻相关的负面新闻

脑公!你不可以赖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