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污警报拉到周末!对抗「隐形杀手」 这6招教你自保
受到大气扩散条件不佳的影响,台湾西部空污灾情持续扩大,尤其中南部地区严重「紫爆」,空气呈现灰茫茫一片。对此,环保署监资处副处长张顺钦指出,这波空污除了金门、马祖是境外污染物外,台湾本岛都是受到工业、交通、燃烧稻草等境内污染物,且这波空污将持续数日。
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仍有尺度的差异,而在环境科学中,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颗粒散布与悬浮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指标之一。
PM2.5(细悬浮微粒)
空气中有很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气中类似灰尘的粒状物称为「悬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PM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μm)的粒子,就称为PM2.5,通称「细悬浮微粒」,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8,事实上,平常呼吸的空气中充斥着PM2.5,因为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悬浮或随着气流四处漂浮,也易吸附着有毒物质如二氧化硫。
一般PM10(悬浮微粒)在几个小时之内,多会因地心引力而落地,但PM2.5(细悬浮微粒)却会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直到附着雨水而沉淀于地面。
对健康的影响
悬浮粒子的大小决定了它们最终在呼吸道中的位置,较大的悬浮粒子往往会被纤毛和黏液过滤,无法通过鼻子和咽喉,然而,小于10微米的悬浮粒子即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可以穿透这些屏障达到支气管和肺泡;而小于2.5微米的悬浮粒子,细悬浮粒子(PM2.5),比表面积大于PM10更易吸附有毒害的物质。
根据许多研究数据指出,悬浮粒子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导致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先天性疾病、早死及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而长期暴露在过高的PM2.5浓度下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机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
如何自保
当空气中PM2.5浓度≧71μg/m3时就是「紫爆」,而民众可以透过以下6招自保:
1.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
2.外出时戴口罩。
3.回到室内时,加强个人卫生防护,可勤洗手、洗脸、清洁鼻腔。
4.日间时适当紧闭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