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蒋日记」绝非一人一家之私

郝柏村解读蒋公八年抗战日记》,本有蒋的日记文,书成只有「解读」,没有「日记」,可能是出版界前所未有者。(天下文化提供)

中华民国是一法治国家,应该尊重任何人的著作权。但两蒋日记事关国家与历史,岂是一人一家之私事?两蒋事业,与中国亿万人「血肉相连」,那些在辛亥时扛过枪的,抗战时拉过炮的,徐蚌战场上拚死肉搏的,古宁头血洒沙滩的,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对两蒋日记就无半点「继承权」?

蒋介石写日记从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七二年写了五十七年。中国这大半个世纪,从苦难到复兴,从希望到幻灭,从危疑震撼到平稳发展,大体都可从日记中找出线索,寻得答案。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宝贵资产,也是世界近代史的重要一环。

这样有价值的材料,不应该早日向世人公开么?但是蒋家后人说不行,认其「著作财产权蒋经国先生全体继承人公同共有」。这样一来,不仅蒋介石的日记现在不能刊印,还「祸延」蒋经国的日记也不能公布了。

蒋故后台湾政局丕变,蒋经国幼子蒋孝勇恐其先人遗物有何不测,乃携两蒋日记移民加拿大,希望妥为保护,传与后世。他病亡后,遗孀方智怡经郭岱君博士协助,与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接洽签约,由「胡佛」代管,并制成微卷,供学者参读研究。一时间门庭若市,大陆学者尤为醉心,已发表了不少著作。

领导抗日 不容曲解

毋庸讳言,主宰中国命运数十年的蒋介石,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很多失败的责任他固难辞其咎,但加在他身上的也有不少曲解与误解。譬如:

有说他青年时代放诞失轨的,这是事实,但他皈依基督教后,就决心向善,生活简朴有如清教徒。

世人每以为他是一介武夫,但他读书甚勤,虽戎马倥偬亦手不释卷。

蒋介石早年所受最严重的误解与批评,是他「不抗日」。但日记每天开头两个大字「雪耻」,及所记各种事实,也替他雪了耻。

对于抗日,大陆官方过去只提共产党,没国民党的份。二○○五年九月二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这是大陆第一次让其人民了解国军在「正面战场」抗日。胡的这一宣示,与蒋日记的公开不可能无因。

所谓继承权 坏了历史大事

但是到「胡佛研究院」看日记,仅为专业研究者,非一般人,且路途遥远,阅读时又仅可摘记,不能照相、复印,在五十七年日记的字海里,东觅西找,所得一鳞半爪而己。因此很多人主张全套印行,公开发售,以收解释历史、见证时代之功。朝此方向努力的,至少有两方面人士:

第一,中研院近史所决定刊印全部日记,且已准备就绪。

第二,蒋领导抗日胜利后,不旋踵即败退台湾。从胜利的一九四五到撤台的一九四九,这五年的大转折原因何在?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摘录了这五年日记中有关军事、外交之重大事件,并加以注释、评述,由「天下文化公司」印行,原定于二○一○年底面世。

但就在这时,蒋经国的孙女蒋友梅委托律师公开声明:两蒋日记的「著作财产权」,为蒋家「全体继承人公同共有」,于是一切出版计划都戛然而止。据说远嫁英国的蒋友梅主要是不满其家族某些成员「独断专行」,故出面干预,但一人之意气却坏了整个历史大事。

笔者了解,为调停此事,很多人尽过力:

捐款助印全部日记的航运钜子彭荫刚,亲到伦敦访蒋友梅,铩羽而归。

郝柏村任蒋介石侍卫长六年,任蒋经国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出入蒋家,是「看着蒋友梅长大的」,他曾专函要求蒋友梅同意他摘注出版蒋的日记,得到的回答是一封「铁面无情」的律师信。于是郝柏村的「解读蒋公日记」,把「蒋公日记」全部删除,仅留他自己的「解读」。就像白话解读《论语》,结果把《论语》原文删除,仅剩自语一样的莫名其妙。

马英九总统在任时对此事亦颇关切,据说曾委请「蒋经国国际文教交流基金会」执行长朱云汉「远征」英伦,亦无功而返。

声言有「继承权」的蒋家后代,至少有九人。人多嘴杂,且有心结意气,统一授权甚少可能。不仅出版遥遥无期,就是胎死腹中也非意外。

中华民国是一法治国家,应该尊重任何人的著作权。但两蒋日记事关国家与历史,岂是一人一家之私事?两蒋事业,与中国亿万人「血肉相连」,那些在辛亥时扛过枪的,抗战时拉过炮的,徐蚌战场上拚死肉搏的,古宁头血洒沙滩的,这些人及他们的后代,对两蒋日记就无半点「继承权」?只能任凭一个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外国之境,对中国和台湾可能毫无贡献之女子,颐指气使,说三道四?

常言道「富不过三代」,不仅是财产,难道知识、眼界和责任心也一样?

日记是两蒋写的,但是由中国人如你我者以及我辈的先人,用心血和眼泪灌注成的。凭什么要我们不生气?我为了这件事,至少写了十几篇文章,当然是石沉大海,但至少表示有人还在意。

捐给国家‧便利典藏与流通

二○一一年五月十九日《联合报》「民意论坛」刊登周靖远先生投书,指蒋介石日记已有「地下版」。他说,到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阅读蒋的日记,虽然规定只能手抄,不能复印、打字,但是部分读者早有组织,以蚂蚁雄兵的力量分批抄写,继而输成文字。因为地下版已开始流传,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日记,再过一年之后,日记能不能出版已不重要了。

笔者就此向美国方面打听,据了解,日记内容庞大,估计有千万字以上,个人或小团体不可能抄得完。不过,这不能阻止「伪日记」的出现。

由于一般人对蒋日记的好奇,市场的「供求法则」就发生了作用。远在二○○七年,大陆「团结出版社」就印行了一套《蒋介石日记揭秘》,上下两大册,共七八二页,可谓「巨著」。

但是大陆学者杨天石很快发现,这本书是古屋奎二《蒋总统秘录》和毛思诚《蒋介石年谱长编初稿》的「综合版」,与日记根本无关。杨斥之为「欺世之书」。

只要日记一天不出版,「欺世之书」就必然会继续生产。而有些人真去胡佛抄了日记,但只抄了十页,回来却加了「材料」写成一百页的书。当世之人真假难辨,以讹传讹,使事实失真;后世治史者则要爬梳核校,大费功夫矣!(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