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秋远/当病患觉得自己是消费者 医师就会是路人

文/吕秋远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即将掉到井里,你会怎么做?

这是两千年前孟子学生的一个问题。他认为,人如果看到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通常会有恐惧恻隐的心情,不是因为跟这孩子的爸妈交情好,也不是想要让朋友觉得自己很有同情心,也不是因为孩子的哭声很讨厌。

而是单纯的因为想要救这个孩子。

我常觉得,人体是很奥妙结构,没有人可以断定谁能活下来,谁又该离开。科学医疗里,大概只有百分之七十的作用(可能还是高估了),而且还不是决定生死的主要力量。真正决定病人生死的因素我会说是上帝,或是命。然而,我更相信,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看到病人的时候,都像是「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一般,不会希望这个病人就这么离去。

所以,我对于某位医师因为转诊时没有帮病患救护车,而是直接请他坐计程车,最后病患在到院前过世,而被检察官起诉,刑事虽然一审无罪,但是民事却判决必须赔偿三百余万元,感到很难过。这位医师,在诊断出病患疑似心肌梗塞,希望他转院治疗时,肯定没想到会遭遇司法审判

我在想,这位病患的家属,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会对这位医师提告?

我想不会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一条生命,就在转诊的途中消逝。而医师,就是第一线可以责备对象

如果医护人员当下的每个指令,都要完美无瑕,才能够免于司法追诉,我想也未免太夸大医护人员可以给病患的可能。他们,特别是从事外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面临与生死搏斗的场面,如果从事后诸葛的后设角度来推论,什么问题都可能会发生。在紧急的决策上,许多行为往往是反射性动作或思考,我们不是神,何能要求医护人员要成为神?

医护人员的反射性动作是什么?救人,当然。应该说,任何正常的人,看到受苦的人,都会想要帮他,只是医护人员能做的事情多了点而已,他们有专业

所以说,当我们求助于医护人员,希望他们能拯救我们的生命或疾病时,而最后我们却不能获救,第一时间,难道就是去责怪他们有过失?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医护人员永远不会有错,而是即使有错,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值得我们把「受害人」死亡的原因,完全归咎于他们?

如果不是医护人员的疏失,这个病患就不会死、就不会变成植物人、就不会受伤?那么,不受控制的饮食习惯、每天三包烟一瓶酒、恶老板的超时工作压榨、熬夜打电动看电视、视健康检查无物,这些又是什么鬼东西

我只是想说,凡是有果必有因。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对医护人员提告时,请想清楚,究竟在结果中,他的「疏失」,占了多少份量?这些「疏失」,是否只是缺乏沟通而所生的假象

或者,当看到小孩子即将掉到井里,路人伸手去救他,后来孩子还是跌下去了,这时候,我们在事后开始责备这位路人,当下应该要拿竹竿,而不应该拿绳子

你说,医师不是路人!是的,但是看病对于医师而言,也不会是消费行为,而当病患觉得自己是消费者,很快的,医师就会是路人。

作者吕秋远,硕博士毕,宇达经贸法律事务所执行合伙律师。已获本人授权同意。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