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吞吞就好 羊肠窄巷的台南老派生活
蜗牛巷,台南作家叶石涛笔下的西城巷弄,走读横街窄巷,蜗居艺术伴随文学注脚。老职人守着手作传统,新世代乐在街坊生活。小巷串门子,温吞生活感,谱出迷人的府城札记。
从车水马龙的永福路大街,钻进狭仄的81巷,石板路泛漾新铺的亮灰色,镂刻着「蜗牛巷」3个字。叶石涛的文字像是书卷般铺展巷弄间,一只只蜗牛恣意狂想现身角落,我不由自主跟着慢半拍,匍步晃逛迷宫似街区。
叶石涛的蜗居躲在羊肠小巷,巷口的蓝晒图手法装置艺术写着:「在这蜗牛巷头买了老屋居住,贪的是这巷路……是闹区中幽静的山谷的关系吧。」这段文字出自叶老的《往事如云》,老作家笔下的时空脉络,依稀烙印在横街窄巷。
我停在一幢上了年纪的老宅前,细味叶老的字句:「做了一套麻布夏季西装,天天招摇过市。」过去,这一带聚集不少裁缝店,磨剪刀因应而生,「顺成磨剪刀」守住老行业,坚持手工磨刀。一刀一剪,一针一线,花时间慢慢来,这正是老街的蜗牛精神。
拐进永福路2段97巷,「美蓉时装设计」的圆圈圈招牌,有几分怀旧味道。美蓉姐扯开热情的嗓门招呼,「这家店有35年历史了,一个月最多曾做30几套西装,现在台南没几家做订制女装了。」年过7旬的大姐大依然讲究打扮,以行动力挺蜗牛巷的文创活动。
斜对门是一幢白色的小房子,醒目伫立街角,有如清秀佳人般脱俗。「那种感觉很特别,好像眼里就只有它。」秀玲和铠舟回想初遇的悸动,这对7年级夫妻把老房子改造为民宿「永福97.1」,分享街坊人情味。
「早年,美蓉姐曾租下这里,做为裁缝工作室。」夫妻俩用心找回老宅的故事,「不同于台南其他巷弄,蜗牛巷保留了很浓厚的生活感,居民过着老派生活。」秀玲缓缓说。「一个简单的招呼,人情味就爆表满出来,这个就是道地台南人的人情味。」铠舟感性说自己在这里找到儿时的感动。
「这房子的瓦头有个福字,立面有5道门,感觉就像是五福临门,经历清领、日治和民国不同时期改建。」秀玲和铠舟发现老屋密码,他们没把残破不堪放在心上,一心想要修复老屋,呈现原本属于它的美好。
这一家人花了2年时间整修,自己爬上屋顶拆卸土烧瓦,一片片刷净上漆,再拼组回去;找来老木材行修复木梁,摆上收藏多年的老沙发、旧书桌、圆形灯管等老件家具,满屋子的美好年代,流淌舒心的生活感。
「我们不是刻意去设计它,是老房子引导我们这样做。」夫妻俩顺着老格局打点空间细节,客房铺上老师傅手作的榻榻米、棉被,有种阿嬷年代的氛围。「棉被老师傅快90岁了,一层一层手打棉花,外层被套是日本老花布。」秀玲到处寻找府城老职人,「手打棉被盖起来,不会让你觉得很重,它就是轻轻的,感觉特别舒服。」
秀玲又拉着我从2楼阳台俯眺街景,「这小巷旧名叫益春巷,清道光年间开业的益春药房就在巷口。」栉比鳞次的小巷人家,亲切寒暄声传来菜饭香。「曾经有旅人跟我说,这里很像欧洲的街道,我说,真的吗?」她脸上浮现陶醉的神情。
我点点头,望着她的笑靥,脑海浮现叶石涛的文字:「台南是一个适合人们作梦、干活、恋爱、悠然过活的地方。」
更多镜周刊报导台南新热点 最潮鲜鱼汤文艺大叔王浩一的台南私房老饼店(下)万川号 旧永瑞珍文艺大叔王浩一的台南私房老饼店(上)宝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