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追求什么?

八月二十六日台湾高等法院就陈水扁总统国务机要费等案判决贪污无罪,伪造文书部分有期徒刑十个月,有些朋友问笔者意见,我衹回答:「尊重司法。」但对于它从无期徒刑、二十年有期徒刑到十个月有期徒刑,有些讶异。

话说二○○六年九月十五日红衫军号召百万人走上台北街头,十一月三日台北地检署就扁家国务机要费案起诉第一夫人吴淑珍女士涉犯贪污及伪造文书罪。此使得二○○八年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马英九轻松胜选阿扁政权轮替后因国务机要费、龙潭案遭起诉、判刑及发监执行。但红衫军运动成功了吗?

令人欣慰的,红衫军百万人走上街头,和平落幕。这归功于施明德先生的自我克制与简锡(土皆)先生长年的街头经验,不致像后来泰国红衫军发生暴动,使泰国的政治与经济持续恶化。然而后来红党成立,此与当时公开表明不争政治权力等公民社会运动的初衷不符。

红衫军运动促使台北地检署起诉第一夫人吴淑珍,突破华人社会千年来「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此对司法独立的建立有相当助益。但是扁案为首次国家元首涉及刑案,我国司法面对沉重的压力,不易以平常心处理,尤其若在认事用法方面不够周延,将加深国人对司法的不信任。它同时也考验马政府与民进党对司法的政策与实践。

就我的观点,红衫军运动目的不应是「反扁」,而是「反贪」。但反贪文化在红衫军运动后虽深入人心,反贪法制并未完整建立。蓝绿两党在野时皆大力倡言《集游法修正,执政后却未有进展。中央政制的总统「有权无责」依然存在,内阁制理想束之高阁。笔者最难过的是它应是超越党派族群的反贪运动,但在政治角力下,却激发政党与族群的对立。当阿扁将贪污所得留置国外的消息曝光后,绿营多数人惊觉扁家的不当,已较少人为阿扁辩护。惟「台湾」、「中国」的对抗,族群撕裂的情况迄今仍然无解。

笔者参加红衫军的一个收获是接触部分蓝营人士,发现他们之中也有许多优秀和公正的人士。说来可笑,过去我虽然自认为是绿营中较能尊重与肯定国民政府贡献的人,但内心其实一直认为国民党内尽是保守偏执的人,直到参加红衫军,与部分蓝营律师等合作,方发觉他们也有谔谔之士。相对地,他们也被出身绿营,纯粹反贪,问是非,不计毁誉的风格感动。他们承认绿营也有不护短的人存在。这可能是台湾走出蓝绿对立的可能性。

或许,有了此种体悟,才越发觉超越党派趋向中道,是台湾社会一条宝贵道路。它可以支持蓝或绿,也可以不是蓝绿,但是更高的层次在于看问题与讨论公共政策应该有客观的空间,也亟应建立一套大是大非的标准。如此,台湾才能在民主宪政的道路上走的较平稳,而不是爱台湾就盲目支持陈水扁,爱国民党就无条件支持马英九。而为建立台湾命运共同体意识,应该将「中华民国」与「台湾」画上等号,减少国内蓝绿不必要的争执。

二○○八年第二次政党轮替后,蓝营的知识分子已非无条件支持马英九,此较诸从前系进步的现象。绿营在蔡英文主席领导下,已逐渐走出阿扁的阴影,但对于扁家贪污乙事并未全面公开的反省,此将成为国民党继续阻断对手重掌政权的理由。而想起五年前的今日,百万人走上街头要求反贪,当时刮风下雨,阻挡不了台湾民众希望吏治清明的决心。或许街头运动结束了,但我却无法忘怀建立良法美制与族群和谐的目标,它一直没有达成。 (作者为执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