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读「疟疾血片」月薪只有1000元 她却从18岁做到退休

▲ AI人工智慧揪出疟疾疾管署鹰眼专家」终能退休了。(摄影/刘亮亨庄乔迪、张凯喨;制作/张舒芸;资料提供/疾管署)

记者严云岑/专访

「那年我才18岁,只觉得有工作就来了,没想到一做就46年多。」现年66岁的郭明珠全台疟疾判读第一人,被疾管署同仁誉为「鹰眼」,医院送来的影像档或血片,只要在显微镜下看一眼就能揪出带原。她笑着分享研判秘诀,自谦表示「就是靠经验」。即将退休的她,很高兴疾管署创新用人工智慧分担重任,退休后若有余裕,也愿意回锅指导,为台湾防疟再尽心力。

郭明珠是检验及疫苗研制中心寄生虫实验室办事员民国60年以临时雇员的身份,进到「疟疾研究中心」,被分配到人体血液寄生研究工作,月薪仅1000元,直至民国80多年转为正式雇员,月薪才达到正常水准。由于疟疾已于民国54年根除,18岁的她马上面临两项难题,一为业务缩编,二为世代断层。

郭明珠笑称,当年传承经验的前辈至少都与她相差20岁,「刚好是一个世代」,整个研究中心也为了这个小姑娘开设「一人训练班」,教导认识疾病、原虫与显微镜实作,只花了1个月训练,就让她亲上火线,判读医院送来的血片是否有疟原虫,再将结果回传,让病人即时获得治疗。

▲疟疾专家郭明珠指出显微镜下遭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图/记者季相儒摄)

「看显微镜很枯燥,但显微镜下的世界却很有趣。」郭明珠分享,引起人类感染的疟原虫包括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与三日疟原虫等,台湾常见的疟疾种类为恶性疟与间日疟两大类,过去比例为5:5,近年来恶性疟有逐年增多趋势,比例上升为6:4。

郭明珠称,恶性疟与间日疟最大差异,在于发病时间,前者只要一天,后者则要48小时,一旦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产生脑炎、呼吸困难、肾脏功能衰竭等危机。

判读血中疟原虫经验丰富,郭明珠面对显微镜下的影像亦能侃侃而谈。她指着影像档表示,「间日疟的名字取得很好。间日,也就是隔天,被叮了要隔一天才会发病。」而间日疟原虫喜欢寄生在幼小、年轻的红血球,让血球膨胀产生「许氏斑点」,也成了判读上最大特征;恶性疟则不分红血球期别全面寄生,「你看血球上面一个一个小黑点,就是疟原虫的指环体,严重感染的病人,一片血片上可揪出上万、甚至破亿只疟原虫。」

▲恶性疟不挑血球,感染患者一个血片最多能揪出上亿只疟原虫指环体。(图/疾管署提供)

台湾疟疾根除后,防疫重点从扑疟、抗疟转为防守阶段「保全期」,原本的疟其研究中心也逐渐缩编,从百人单位减为10多人组室,至一业务单位,由郭明珠独挑大梁。

随着郭明珠退休日子逼近,疾管署苦于后继无人,决定放手一搏,与人工智慧实验室合作,利用AI揪出疟原虫,1月至今已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了50片血片,标示出3000张疟原虫,交由机器进行图灵测试,而郭明珠在过程中,除了协助分辨疟原虫外,也担任图灵测试主角,与人工智慧一决高下

郭明珠表示,在研判上最大的不确定性,多为受到血小板染色杂质干扰,原虫构成要素主要有核、细胞质色素要件,通常血球会成不规则状,若发现血球成「正圆形」那就要排除可能;此外,最常被误认的血小板,也因为结构松散,会请同仁排除。

遭间日疟原虫寄生的红血球会产生「许氏斑点」,也成了研究员的判断依据。(图/疾管署提供)

经历过旧显微镜时代,新型电子显微镜让郭明珠工作越发得心应手,拿到影像档到揪出原虫,最快只要3秒钟。但郭明珠笑着补充,「这个速度仅限带虫数多的案例」,如果第一时间找不到,检验工作就如同大海捞针,最常需花上2至3小时。

郭明珠回忆当年受训时,长官总是在一旁盯着看,「我看一小时,他就在我旁边站一小时。」但她并没有把同样方式带到后进同仁训练中,每当后辈在判读上遇到困难,她都会发挥专业,热心解说。近年来台湾每年约有10至30例境外移入疟疾个案,为了在第一时间帮患者投药,郭明珠就算遇到下班时间,也得赶回实验室开机判读。在临界退休的7月初,她依然为了临时送来的印度渔工案例,在实验室埋首加班。

▲疾管署2005年出版台湾疟疾根除40周年手册,郭明珠与册中50多岁的自己合影。(图/记者季相儒摄)

退休在即,面对人工智慧强势崛起,郭明珠乐见其成。她直言不讳表示,AI判读是未来趋势,但机器需要人类教导,只要建好大数据资料库,改由机器判读无不可行。

但被问到未来机器是否有望完全取代人类?郭明珠依然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大陆也有AI,也没有办法做到百分之百。」就算大数据建置完成,还是需要靠人力做最后把关。她已把毕生经验传承给2位同仁,退休后若真的有需要,也不排除回锅帮忙,揪出难辨疟病